引用:
作者jony
那麼要如何做實驗呢(速度,品質,檔案大小(也就是流量))?(720X480.MPEG 2)
1,抓個畫質不要太差的AVI檔,(若畫質太差,WINAVI鐵贏)
2.先用WINAVI轉完,看他的檔案大小,再除以影片時間,求出流量均值.
(但不能故意設最低畫質,因為最低與最高畫質對WINAVI而言,時間差
不多,100分鐘影片差不到10 分鐘,也不要設最高,有點浪費)
3,以同樣的均值分別設給MainConcept MPEG Encoder與TMPGEnc
用變動流量轉
|
我測的結果跟你不同,結論仍是沒改進!
而且你的測法太草率!
流量計算搞不好還算不準,把 VOB,MPG 直接拉進 VirtualDubMod 它就明明白白告訴你了
而且要測就直接測各軟體的最高品質...普通品質測法根本不準!
你怎麼知道 WINAVI 認為的中等跟 MMC 中等一樣?
引用:
作者jony
品質如果你設最高等,preference設為品質優先,Winavi輸,輸在檔案太大
|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變動速率轉法其實就算設了均值轉出來也不會剛好一樣!
那只是個指標,基本上只會比較低不會剛剛好!要準的話一定要使用 2-pass 轉(winavi 沒有)
也就是說 winavi 轉出來的流量(假設6000K)即使你算出來是正確的
這數值直接套用到 MMC 設定均值(6000K)轉出來也是不對的(可能掉到5000K)
這樣比你覺得比起來公平嗎?
真要比也要測 CBR 壓縮,直接硬拼實力,Encoder 不能藉由優異的流量控制分配,暫時提升某一小段的品質,所以壓縮能力不如人家的,只好從頭輸到尾。
另外在比較品質時的方法也不對...光靠目測怎麼準?
結果大家都這樣測(暈~)...也難怪會有人說 WINAVI 又快有好(汗)
影片壓縮有 I,P,B 格之分...資料量大約是 7:3:1
I 格,可以看成是以 JPEG 方式壓縮的靜態影像.
P 格,參考之前的 I 或 P-Frame 壓縮的靜態影像.
B 格,參考前後的 I 或 P-Frame 壓縮的影像
(詳細可看
http://bbs.irradiance.net/txtVersio...30756757.A.html )
隨便用 MPC 或 POWERDVD 抓個圖就準嗎?抓個 I 跟 B 比會不會太不公平?
比較可觀的測法是用 VirtualDubMod 開啟影片檔一張一張看
它會告訴你每一張圖是 I,P,B 格,而且還可以即時放大縮小,也不會比錯張圖!
另外還有兩點 WINAVI 差勁的地方,而且從 5.X 開始到 6.0 還沒改!
1.比例不正確,且畫面嚴重偏綠,根本不是原來的顏色!居然都沒人注意到(暈~)
管你 WINAVI 品質多好速度多快,光這點缺點我可以判他死刑了!
2.轉檔速度差別最大的地方在於"動作檢測精度",一般調大時如果碰到場景變化大的情況,轉檔軟體會自行放慢速度,為的就是要精確的檢測場景變化以作更好的壓縮處理,這樣的效果是馬賽克可以減少,不管是任何專業的轉檔軟體都一樣,所以要轉的快很簡單,"動作檢測精度"調低即可,在我仔細觀察的結果,WINAVI 即使調最高品質,從頭到尾轉檔的速度都一樣,可從轉檔時每秒張數看的出來,所以一開始顯示的時間就是正確完成時間,這跟其他軟體越轉越久的狀況不同,只要有激烈動態場景一定要停下來的慢慢壓的,就算是像 MMC 這種擁有超強演算法的軟體也是一樣不例外,因此結果就是動態場景 WINAVI 的馬賽克很嚴重,而且連靜態場景也不如人家,所以我才說它是用比其他軟體最低品質還差的品質壓一點也沒冤望他!
我講一下我自己測的結果好了
我轉的是用動物可以抓的到的
[KTKJ][Tales_of_Phantasia_-The_Animation-][01][GB][DVDrip][3414A3F7].avi
流量是 1751K(不含聲音),解析度 800x448, 29.97 格/秒
因為非 4:3 用 AviSynth 補成 800X600,在同為 YUV 色空間下輸出 avs 作 Source
測試軟體 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1.4(我還不是用最新版 1.42)
和 WinAVI Video Converter 6.0 beta5
測試區段為 12930 格到 14759 格(OP 前半段)
我轉 DVD 測試,兩者均設最高品質
MMC 搜尋品質拉桿 2 個都拉到最右,欄位編碼設為"進行中的框架"
還有採取變動碼率壓縮,其餘選項設定都照 DVD 範本預設不動
下面兩張圖就是其中一張畫面用兩個軟體的結果(礙於版面只貼這張作例子)
上面那張是 WinAVI Video Converter 6.0 beta5 的截圖
下面那張是 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1.4 的截圖
我想很明顯分的出來是 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勝出,WinAVI 馬賽克很多!
而且我也參考你的方法先用 WinAVI 轉好測出流量再設定 MMC 平均流量
只不過我只是參考,這段 WINAVI 居然給我壓成 9000K 流量(汗)
我懷疑根本是 CBR 壓縮不是什麼變動壓縮...這流量是 DVD 格式嗎我是不清楚啦
但他所謂的變動流量我猜跟我們想的可能有差距...阿不管,反正誰也不知道(謎)
當然我也同樣設定 MMC 平均 9000K,結果只能壓 6000K,平均調 9800 也是一樣!
但事實證明人家 6000K 壓的還比 9000K 好 XD
同樣狀況也出現在 TMPGEnc 我就不貼圖了...
另外你可以注意,我都是用 I 格畫面比較,也就是獨立壓縮,高下馬上分出來!
當然我不敢說每一張都比較好也有比較差的...
因為兩個比較影片並不是剛好都是每張圖對應 I,P,B 格排列相同
我是取剛好一樣的比,不過經過多畫面綜合比較,MMC 轉的品質遠遠勝於 WINAVI
誠如我剛剛所說的"動態場景 WINAVI 馬賽克很嚴重,連靜態場景也不如人家"
而且還是 9000K V.S. 6000K 流量(激汗)
另外 WINAVI 畫面偏綠我沒騙人...清楚的很!MMC 轉出來跟原色是一模一樣!
更何況 WINAVI 還會語音不同步...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根本不會!
所以結論...還不是一樣爛(茶)
P.S.
我不敢說我這種測法有多專業,也沒辦法像 Shade 兄那樣用測數據去比較...
但我自認為這種測法很客觀...
如果你認同我的測法你可以自己試試看...相信不管試哪一片結論都會跟我一樣...
另外我試過連轉 VCD 也是一樣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