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引用:
作者the_yongching
唉,又來了。
雖然宗教信仰者為了自身的信仰而必須將宗教神聖化,反過來說就是必須將被他們視之為「世俗」的現世給〤〤化(例加佛教將現世視為「五濁惡世」)。

對個人而言,其有安撫人心之作用,對社會而言,其有建立道德與傳佈教化,使整個社會穩定化之作用(也因為這個作用,使得宗教會和政治扯上關係),因此宗教有其存在於社會上的正面意義。

但…宗教只是宗教,起源於一種遠古人類因無知而對死、對世界恐懼的產物。(近世的新興宗教產生的原因不一定)

當宗教被人用科學方法來剝下其神聖的外衣之時,對宗教信仰者而言,或許有種非宗教信仰者所難以理解的情緒所產生,但…人類社會共同規範不會因此而不存在。
當你說各種宗教研究都是錯的時候,可否請你將你所說的「這些研究都是瞎子摸象,都是錯的」全部舉出來呢?然後發表論文去將所有宗教研究者的錯誤一一駁斥呢?

這個不需要我做,我也沒有那種功力。這件事情已經有善知識在做了,而且寫的書堆起來已經比一個人還要高了。每本書都厚厚的一本,從教証、理証,非常詳細而有條理地說明、證明,為什麼那些研究都是錯的。而那些被破斥的學者、居士、法師,平時作風極為強悍的,至今「好幾年」了,沒有一位有能力出來,在法理上作公開的反駁、辨正,大家都不敢出來講話。
為什麼?因為不可能反駁的,對方從理証,從現觀這個世界自己可以證實的道理,從邏輯上即可以驗證的道理,只要好好稍微想一想就可以想通的道理;再從教証,從經典中佛所說的正理,從歷代祖師留下的經論和公案,取來比對驗證,證明這些人說的法確實是錯的。
這些說法錯誤的居士、法師、學者,自己看過這些書思維以後,也能當下就確定自己的法確實是錯的,完全無能力反駁,無能力作為,所以至今已經「好幾年」了,沒有人敢出來做法義的辨正。只是一般人還在睡大覺,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如同我以前說的,有興趣研究的話,要研究也要研究得正確、正真,否則花那些時間豈不是無意義?所以有興趣的話,去找正確的資料吧,事件這麼大,不會很難找的。
引用:
該研究者所說的無我,並沒有你認為錯誤的「不是什麼都沒有」。
至於該研究者所說的究竟是對與錯…同一個宗教當中,對教義就有一大堆不同的岐義之論點,因此宗教教義的理論與思想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所以本人對此並無任何意見。但如果你認為該研究者所說的是錯的,可以發表論文反駁。

佛法中沒有歧異,也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佛法所講的,從頭到尾都是同一件大事;所有的三乘佛經,內容所講的,都是統一的,一致的,沒有歧異。
沒有什麼佛法觀念是前面沒有,後來才「創造」出來的。三乘佛經前後的道理都是一致的,相通的,只有越講越深細。一般人看表象不瞭解,以為這些「理論」、「思想」好像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不同的發展,每個人、每個祖師都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同一個人講的,自己都前後矛盾。其實那是因為「不瞭解」「不明白」到底這些人在這樣講的時候,或者佛在這樣講的時候,祂到底是什麼意思。
譬如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這句話要怎麼解釋?怎麼好像前後矛盾,一會說知是菩提,一會又說不會是菩提?啊到底哪個是菩提?
由於智障,不能通達瞭解經文的意思,又復因為文字障,錯誤曲解文字的意思,所以才產生了種種錯誤的、分歧的看法。
至於該研究者的說法,我只能說言不及義,所說的沒有實義。譬如說他說佛教解脫修行上的「無我」並不僅僅是在心上說「無我」、不起執著而已,而是實際證悟到諸法實相。那麼請問這個諸法實相的內容、內涵是什麼?何以証悟到這個諸法實相的內涵就不是頑空?其實他並不瞭解、不清楚這裡面的內容。
如果說諸法實相的內容,就是指這個「緣起性空」的真實義理,體認到這個義理就是証悟到諸法實相,那麼還是在講空嘛,本質上還是斷滅嘛,只是言詞狡辯,換個說法說自己沒有落入到執取空,頑空裡面。所以這個諸法實相到底是什麼,非常重要,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
但是我上面所說的並不是針對他,我說過,一般的學術研究也不錯,也有它的價值,但是不要以為這些學術研究的就是真正的佛法,拿這些學術研究來當作佛法的內容與內涵,認為佛法在講的就是這些東西,佛法的內涵就是這個樣子,那是完全天差地遠的,差得太離譜了。我要強調的是,用學術研究取代實修、實証的佛法是不可行的,以為學術研究所說的就是佛法的全貌是無智的。

佛法中所說的真心,並不是意識我不起執著的時候就變成真心,解脫道的內涵並不是如此。就算你「定」修得再厲害,都不起念,其實你還是有念,還是有知,只是這個念非常細微,你不容易察覺到而已。在一念不生的時候,譬如說你在房間靜坐,靜坐到一念不生,這時你的母親進來,你只要看到一眼,當下就能立刻了知,這是你的母親。這個分別、了知的動作非常迅速,一瞬間就完成,雖然它沒有起語言文字,但是還是完成了「了別」的這個動作。所以就算靜坐到一念不生,其實還是有念,還是有了別,只是這個行相非常微細,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到而已。佛說,一切意識,不論粗細,都還是意識,不是真心。真心是「本來」就自性清淨,本來就是如此,不是後修而得,不是修來的,不是把這個意識心修得一念不生就會變成真心。
所以保持一念不生,不執著,一切都放下,還是意識,還是意識在作用。保持這個意識,不斷這個我見,就不可能出離三界,反而是生死輪迴的根本。這樣的佛法,根本不能解脫。
還有人執取意識細心不滅,說我這個身體壞掉了、死掉了以後,意識細心是不會滅的。意識真的不會滅嗎?我們現實觀察,每天晚上睡著眠熟無夢的時候,意識就斷了呀。還有被人一棒敲昏的時候,意識也就暫時斷了呀。你的定修得再厲害,再有神通,我給你打一針麻醉劑,你的意識也就暫時斷了呀,還不是得乖乖躺下。
佛說意法為緣生意識,意識的現起,必須要有很多的助緣,要有意根和法塵它才能現行。譬如說如果你的勝義根,也就是大腦和神經,負責意識的這個區域壞掉了,那麼你的意識也不能現起。
還有更深細的,譬如說阿羅漢,他們証得滅盡定,當他們入定的時候,息脈俱斷,外人看起來好像他死掉了一樣。在滅盡定中意識也是斷的。然而阿羅漢在入滅盡定的時候會先設定,譬如說當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陽光照到我的肩膀的時候,有一點溫度,那麼這個時候我就出定,起來托缽。咦,奇怪,入滅盡定的時候意識不是斷了嗎?為什麼阿羅漢會知道太陽升起,陽光照到肩膀,而可以出定?這表示在滅盡定中的時候,還有一個我們不曾注意到,很細微的一個心在運作,它一直在觀察外面法塵的變化,當外在環境有入定前預設好的變動的時候,它就會叫起意識,然後出定。
這個一直在對外攀緣,恆審思量,處處作主的心,就是唯識學上面說的第七識末那,也就是意根,意根也不是真心。
佛法中所說的道理,你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在現實生活中驗證它說的是不是真的。你也可以拿它和最新心理學的研究,大腦生理學的研究來作比對,看看佛法所說的義理,和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是不是符合,和最新的科學研究有沒有相違背。
這並不是說要用佛法取代科學研究,或者用科學研究取代佛法,或者以科學研究來壯大佛法的聲勢。這麼做目的,是在現實生活中觀行,體驗祂的運作,驗證佛經上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符合法界的現象,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確的,方向有沒有對。佛法中還有更深細的部分,太廣大了,那是目前沒有一種科學研究可以研究得到的。這些智慧,一切都要等你先找到佛所說的真心之後,才能漸漸發起,才知道說喔還有這些智慧需要修習。
舊 2004-11-22, 04:01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