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he_yongching
*停權中*
 
the_yongch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垃圾場
文章: 127
引用:
作者Shade
唉,這些研究都是瞎子摸象,都是錯的,都是無意義的。
從某一方面來說,看起來十分可笑,但是又十分可憐。...



唉,又來了。
雖然宗教信仰者為了自身的信仰而必須將宗教神聖化,反過來說就是必須將被他們視之為「世俗」的現世給〤〤化(例加佛教將現世視為「五濁惡世」)。

對個人而言,其有安撫人心之作用,對社會而言,其有建立道德與傳佈教化,使整個社會穩定化之作用(也因為這個作用,使得宗教會和政治扯上關係),因此宗教有其存在於社會上的正面意義。

但…宗教只是宗教,起源於一種遠古人類因無知而對死、對世界恐懼的產物。(近世的新興宗教產生的原因不一定)

當宗教被人用科學方法來剝下其神聖的外衣之時,對宗教信仰者而言,或許有種非宗教信仰者所難以理解的情緒所產生,但…人類社會共同規範不會因此而不存在。
當你說各種宗教研究都是錯的時候,可否請你將你所說的「這些研究都是瞎子摸象,都是錯的」全部舉出來呢?然後發表論文去將所有宗教研究者的錯誤一一駁斥呢?


引用:
作者Shade
佛教所說的「無我」,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是「斷滅」,佛法是「中道」,不會偏到兩邊,落到兩邊(有、無)就不是佛法。…後略
...


該研究者所說的無我,並沒有你認為錯誤的「不是什麼都沒有」。

引用:
依此,佛教的「無我」說實際上也包含了二層意義:一是存有論上的意義,否定「我」之恆存。佛教否定有常存之一切法,所以說「諸行無常」,否定了「我」之恆常、實存,故說「諸法無我」。而「我」亦一切法中之一法,由此,「我」亦非恆常不變之常體,剎那生滅,無可著相,故謂「無我」;二是在解脫修行上來說「無我」,在實際的解脫修行上說「無我」,並不僅僅是在心上說「無我」、不起執著而已,而是實際證悟到諸法實相之故,也就是戒定慧中的「慧」,否則,光是在心上說不對萬法起執的說法,則無異於僧肇〈不真空論〉所斥之「心無宗」之義(9)。由此,佛說「無我」之二層意義即是基於存有論上之「無我」義,而乃至於實際證悟之「無我」義,依此而說「無我」,方不致落入兩極之論的困擾:執於頑空、或是執於有某種不變之宇宙真理的存在。基於「無我」根本教說,而否定「常我」或是「實我」的態度是必然且必要的。


至於該研究者所說的究竟是對與錯…同一個宗教當中,對教義就有一大堆不同的岐義之論點,因此宗教教義的理論與思想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所以本人對此並無任何意見。但如果你認為該研究者所說的是錯的,可以發表論文反駁。

引用:
作者Shade
歸根究底,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証得這個實相心,不知道佛所說的這個真實心到底是哪一個,所以才會經典處處讀,處處讀不通、讀不懂,又按照己意隨意亂解釋。
所以說實在很可笑。…中略…
在這些歐美、日本的佛學研究者,在這些沒有實修、實証的研究者的錯誤「研究」之下,以及一些佛教法師因為沒有証得這個實相心,以種種的緣故,附和這些研究者的說法,甚至是披著僧衣,自己在做破壞佛法的事情。經過這樣逐步的倡導、教育、薰習,這樣錯誤的觀念已經變成各大專院校所教授的「佛法」,學生們學習到的都是這種錯誤的知見,佛法被分割得支離破碎,變成各派學說、各家觀點、自相矛盾、前後不一、觀念衝突。佛法變成是慢慢「發展」,慢慢「修補」出來的。
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後略


他們有沒有你所說的「証得這個實相心」,本人不予置評,但你說他們「處處讀不通、讀不懂…等等等」…為了避免他們再如此的誤人子弟,是否可以請你至各佛學院當場駁斥這些研究者呢?又或者發表專書或論文一一的駁斥這些人的觀點呢?
     
      
舊 2004-11-22, 11:37 A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he_yongchi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