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補充一些:
1.
http://we.wedo.com.tw/prof/65-4.htm
■ DVD之簡介
DVD的原文是Digital Versatile Disc,它與光碟機的基本讀取原理是一樣的,但是因為DVD-ROM光碟機所使用的雷射光波長比較短,CD上面用以記錄的凸起比較小,而且DVD-ROM光碟機必須要能夠「變焦」讀取不同層的資料,因此在讀取頭上的設計是有差異的,也因此DVD-ROM光碟機的讀取頭生產成本相當高,導致DVD-ROM光碟機價格比CD-ROM光碟機價格還要貴。
DVD的技術是由CD改進而來的,只不過CD所用的波長為780nm的雷射光來讀取資料, 在直徑12公分的光碟片上能夠記錄650MB的資料,而DVD則是使用較高,波長較短的630/635nm的雷射光來讀取資料,因此可以讀取凹洞較小、較密的DVD光碟片,這也就是為何DVD會有巨大的容量。
DVD最吸引人的一點,便是在於它能在一片光碟片中容納的巨量資料,並且以18倍或20倍的速度播放,一片單面的DVD可以容納最高4.7GB的資料,而且因為DVD碟片比CD還要薄,所以生產工廠可以將兩片DVD背對背黏起來,則一片總量即變成9.4GB,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每一面壓上兩層資料,而其中一層是「半透明」的,讓讀寫頭可以看到下面一層的資料,不過如此會損失一點容量,如此一來一片DVD的最大容量即可達17GB!
DVD 數位多功能光碟
DVD-5 DVD-9 DVD-10
4.7 GB 8.5 GB 9.4 GB
133分鐘 240分鐘 266分鐘
數位的電影、音樂、軟體、遊戲,各種可能的媒體資料均能包括
■ DVD 壓片製作重點
母版製作流程︰
斥資引進世界一級的紫外光雷射刻版機作為母版系統。
其兩階地輔助聚焦系統及穩定鮮明的雷射光點,能將母源訊號精準地轉換複製,不必擔心刻版過程的絲毫誤差或不穩定,半年內持續生產的碟片品質,始終如第一片般穩定精良。
同時,只要一個指令,紫外光雷射刻版機其可自動從CD切換成DVD光點。
而軌距的調變,則正是此刻版機的另一設計優點,配合DVD顯影機,可製成BOTTOM JITTER低於6.5%的母版。
此外,雙雷射光束刻版機其強大的功能主要用來製作空白無資料的記錄型碟片之母版,例如CD-R, CD-RW, DVD-R, DVD-RW, DVD-RAM等碟片之母版。
DVD-ROM光碟片壓製成型︰
除了一般常用的OFF-LINE PROCESS製造DVD光碟片,並採用IN-LINE PROCESS 製造DVD光碟片。 配合來自日本最高級的DVD射出機與德國製造的黏合機,可生產DVD-5、DVD-9、 DVD-10等規格產品。
**dl要靠變焦來讀取
2.
http://fjt.todayisp.com:7751/www.21...20000702/02.htm
四種DVD播放機光頭比較
很多人問究竟那一種DVD機比較好,特別是那一只讀碟好、壽命長,其實這方面主要和DVD機用的光頭很有關係,現在就為大家粗略介紹一下。
1、切換雙鏡頭:為Toshiba最早提出並應用的技術,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他採用一個激光頭,分別準備2個焦距不同的鏡片切換,通過轉換不同的聚焦鏡來分別讀取DVD和CD,它的外形看起來與雙頭的SONY相似,因為只能看到二組聚焦鏡,激光頭在內部看不見。他讀取信號質量較高,但由於要轉換聚焦鏡,所以成本屬於中等水平,認盤速度較慢,同樣隱含的機械故障率比較高。
2、獨立雙鏡頭:為sony的技術,獨立的兩組鏡頭,成本最高,技術層次較低,認盤速度慢、激光頭隱含機械故障率最高,但是兼容性是最好的。
3、雙焦距單鏡頭:為Pioneer大量採用的單激光頭雙波長激光束係統,同一個鏡頭,同一組鐳射接收發射器,也就是利用液晶快門的技術來達到控制焦距的目的,次技術在保持松下的方案原有優勢的基礎上更加提高了讀片性能和認盤速度。次技術成本最低,技術層次最高,兼容性相對比較低。
4、單聚焦單鏡頭:為panasonic率先採用的單激光頭單聚焦鏡雙聚焦點方案,他採用特別的全息綜合透鏡,通過透鏡中間部分的激光束形成CD的聚焦點,通過透鏡邊緣部分的激光束形成DVD的聚焦點,這種結構由於沒有機械傳動,也不會產生機械故障,所以提高了認盤速度,不過同時也降低了成本。但採用此方案的第一代和部分第二代DVD不支持CDR。
文章出處:21hifi.com
**讀寫頭顯然還比這複雜...
3.
http://fjt.todayisp.com:7751/www.21...10/newpage5.htm
DVD技術介紹(三)---DVD名詞解釋
DVD的出現便正好糅合了錄影帶、LD、VCD的各種優點,包括成本低質素高等,而且更加入新穎之設計,如高達9個角度8國語言32種字幕家長監控內容互動劇情等。
根據 DVD Forum Book B規定,所有 DVD Video碟都要利用 ISO-9660或者 Micro-UDF(Universal Disc Format)檔案格式儲存,以確保 DVD碟與 DVD驅動器兼容。所有 DVD影片檔案須存放在一個名為 Video_TS之目錄內,而純音效資料便要存放在 Audio_TS的目錄內。所有檔案須以特定方式命名。所有聲音畫面角度字幕等資料會一起混入同一條資料管道 (Bitstream)內,以便於讀取,而 DVD機 /MPEG 2 card/ DVD播放軟件會將需要的聲音畫面角度字幕等從資料管道中抽取出來。
**只要合乎格式規定,就能讀取(讀頭讀進來的資料,要濾出有用的數值,所以光碟上壓痕產生的雷射干擾要有辦法辨別-或許這就是相容性,挑片的一個原因)
4.
http://fjt.todayisp.com:7751/www.21...i/030519/26.htm
問:我在選cd碟片的時候很苦惱,我覺得100元正版和20元盜版我聽起來是一樣的(是不是我耳朵不夠專業),我研究了一下盜版的制作過程也覺得音質是一樣的。
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答:一般的CD復制其波形會損失兩成,而且D版碟一個模壓1萬張唱片以上,那個模具印超過6000張以後,唱片質量會很差,碟誤碼大量增加,光頭自然老化得越快。聲音也不會好。
評論:除了上面說的以外,全數碼CD轉CD,聲音質量也會損失2成,這樣你說聲音怎么可以比呢?
**「B,C,D版壓片,空白燒片」,「copy版壓片」,「自己燒的片」為甚麼比不上正A版「壓片,空白燒片」原理可推(壓出的刻痕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