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篇文章,只道是行家都不說話,小弟就大膽的表達一些意見吧
首先,對於光碟片,我很專業,比板上的99%網友都要專業,也比碟片廠的新進研發工程師專業
請先原諒小弟的無禮,會這樣寫,主要原因是讓大家信服我所寫的一些內容,因為大部分都是事實

行家們請見諒)
1.RW碟片是用金屬記錄層,是用靶材濺鍍的,不是染料,怎麼還有人寫染料?
2.不同碟片廠的code會不一樣,例如RICOHJPN W01,這是RICOH日本製+RW 2.4X disc,我們稱呼為MID code,絕對不叫啥RICOH染,而DVD+/-R也是同理稱呼.有網友看MID code買碟片,是不恰當的,因為不管啥code,一定會有不良品,只是數量多寡以及要不要出貨給客戶而已,我個人建議要買好片就買TY,TDK,MKM,RICOH,其他的就算了吧,如果只要能燒能讀,一般2線品牌(RI?,H?,...)也可以遷就.不過國內市場太小,所以大部分2線品牌的碟片都不是很優.
3.要能燒能讀,碟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Power,Write Strategy,Running OPC...等等都決定了碟機的能力,基本上,除了BenQ,Pioneer,其他碟機就算了吧,萬一您買的是其他品牌,那就買好一些的碟片吧!當然,碟機也有不良品,買到的人就客訴吧
4.因為碟片鍍膜的均勻性,材質特性,或是塗佈的厚度以及均勻性和染料的特性,OPC,...和基板機械特性優劣都可以決定碟片是好或差,所以同一個MID code的碟片就會有優劣之分,好的碟片出貨給大客戶,例如TDK,RICOH,MKM.....,同一個MID code中被淘汰的碟片就賣給其他有需要的客戶,而我們的客戶就賣給你們,也就是一般的消費者.
5.不要以為團購個幾萬片就可以買到好貨,一條生產線一天可以生產1.5-2.5萬片(by不同生產設備),好貨出給大客戶都不夠了,況且是超小客戶,有很多碟機廠商跟碟片廠商bundle片子搭配碟機出貨,也才每個月幾萬到十來萬片,要不是顧慮到相容性以及維持良好合作關係,這種小單,業務都不想接
6.不要用悲情主義訴說台灣是碟片大國,消費者卻使用劣級貨,一切商業利益考量,店家要做的就是賺錢,打敗其他店家,而碟片廠也是一樣,有網友說很多人都願意花較多的錢來買好片,看在碟片廠眼中,大廠每個月DVD產量動輒4000-6000萬片,CD-R動輒1-2億片,就算我們將不良品約5%倒貨在台灣市場,要買好片也得等這不良品清完再說,我都還沒算精碟....等等的中小型廠,更何況萬一不良品超過5%呢
7.為什麼不學TY,MKM,TDK將不良品打掉銷毀呢,只販售好片,將不良品打掉會提高生產成本,造成虧錢,所以只好提高出貨價來彌補不良品的損失以及補貼因為作好片的產量損失,偏偏客戶不接受漲價,你漲價客戶就轉單,所以碟片廠也很無奈啊
8.不良品怎麼算的?以某大廠為例,使用BenQ,Pioneer等碟機來篩貨,燒的好就是A級片,燒不好就是不良品(當然這是已經篩過機械特性後的片子再來篩電氣特性),如果您的碟機是這兩台,那就恭喜您,您的碟機可以燒得好碟片,萬一是其他品牌,就by case了,不過絕大部分都是可燒可讀,可燒可讀只是最基本的60分入門水準而已,適合於一般消費者
9.說了這麼多,我想還是很多人不是很懂,沒關係,買國際知名廠牌碟片就對了,萬一燒不好,隨時回去找店家理論以及消費者投訴,會被受理的,店家不受理,就直接找國際知名大廠網站申訴,買2線品牌的人大部分也可以客訴的,不要小看客訴,客服部門報告會寫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