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injunan
看法不同:如果立點在於與他人比較,不論這一個人這一生中如何比,這個人的一生是很可悲的。我認為一個人過的如何,在於他怎麼評價自己,與外在的標準無關。
拿天才的腦與一般人的腦來比較,沒有意義的程度與拿木耳與金耳的人耳朵相比,是一樣的。有的人就是聽的到超高音,一般的人就是聽不到。這把耳朵切下來研究,恐怕只是讓屍首不完整罷了。
哥哥的看法與一般立志書藉無異,以自身標準的努力想用來打擊對外在的標準。就我的看法:沒意義。為什麼一定要達到外界所謂的成功標準?
小弟的觀點,對外是面對實事,對內是問清自己的目標。
如果,我今天的目標是在考上某某大學,這個標準的建立就在於『對外』的人生。我雖然可以以不斷的努力來讀書,但,別人一樣也有在努力。考不上,就算失敗嗎?又,如果為了考上,連續考了十年,這又算成功嗎?
如果是我,我會想想考上這所大學的意義與目地。只要...
|
你這番話讓我有點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的文字之中,似乎是在表明,天才努力,成功目標,不過是個人主觀的看法。
但我不是在跟你探討什麼心理和哲學層次的問題。從東京大學的研究、美國科學人的文章、愛因斯坦的例子、記憶速成班的例子。我是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目前人類對天才和一般人有什麼看法。至於什麼成功目標、別人的看法......如何如何,都不是我的重點。
學習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不是你把書本拿起來猛 K 就叫努力,「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和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這和為什麼每個人學習效率不同有很大的關係,不然記憶速成班有什麼好訓練的?你認為有人把一副撲克牌快速地看一遍,就能指出少了哪一張很神奇?那個人卻告訴你,這個經過訓練每個人都做得到(Discovery 播的). 可見只要有正確的方法,學習效率是可以大大提升的。
還有,考了十年還考不上的人可以叫努力嗎?這只能叫有毅力,自己不努力白混了十年考不上還一直考,只能說他毅力十足。
至於你的觀察與認知,我也覺得欠缺科學方法。
一、小孩子的成長速度本來就不相同,自然會影響到學習速度。
二、前面我所說,學習方法和態度很重要,小孩子也是。東京大學的研究也說明,天才和一般人的差異,最主要是因為「好奇心」,好奇心重的人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動力,學習上也會比較認真,這點對小孩子影響自然很大。我相信你應該也可以看得出來,有些小孩子自動自發很喜歡學習;有些小孩子卻你要硬逼他學才要學。
還有,人類大腦是全地球上最複雜最難以理解的東西,其它身體組織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就連我們的基因也無法記錄大腦的組成結構,因此大腦發育是經由「隨機性」構成的。 這是大腦和其它組織所不同的地方。
所以,不管是誰,是達官貴人,是販夫走足,你身上擁用全世界最精密最複雜的結構,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麼快就宣判他不行了,不是很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