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pace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假設今天NV本來要做的G6XXX系列的最高檔產品本來是16管線的6800GT(時脈)
而ATI本來要做的X系列的最高檔產品本來是16管線的X800PRO(時脈)
經過2家公司評估之後,這樣的產品的確具有市場競爭力,並且可以大量的生產
問題就在於INTEL內建顯示的高市佔率,逼的2家廠商不得不去搶食剩下來的獨立顯示卡的市場,並且迫使2家公司必須去發展其它專長(EX:晶片組),來維持公司的營運
在INTEL開始做內建顯示之前有多少家廠商做一般家用顯示晶片的公司
在INTEL開始做內建顯示之後現在又只剩下多少家廠商做一般家用顯示晶片的公司
可想而知競爭有多激烈
而在購買產品時有很多人都是先看哪一家的顯示晶片是現在最強的,然後再去購買那一家廠商的非最高階產品(很多不懂電腦的人都是這樣,而這樣的人佔絕大部分),在產品的架構已經沒有時間更改,以及對手的產品有可能即將發表上市且比自家產品快的情況之下,能快速提升效能的方法大概只有2種:1.提高產品時脈 2.撰寫出效能最好且無BUG的驅動程式
提高產品的時脈最常用,原因是,高時脈產品是可以被"選"出來的,而驅動程式必須針對各種不同"引擎架構"的遊戲來做效能以及畫質的最佳化,但這是需要時間來慢慢累積的,只能當作後續的火力
在高階產品是被選出來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情況之下(爲了超越對手廠商可是時脈又定太高),價格當然是水漲船高
另外爲了維持開發團隊每6個月推出改良版或是新架構的產品,需要花費的研發金額又節節上升
產品發表記者會......等宣傳經費一年比一年大手筆
這些當然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因為有2家廠商的不斷較勁,所以遊戲廠商才可以比較沒有後顧之憂的製作畫面更真實更絢麗的遊戲....
當然在無形之中也就造成遊戲畫面與硬體配備的惡性循環(就像3D MARK一樣,每出一次新版分數就慘不忍睹)
最後,我覺得
除非可以即時渲染電影般品質的3D動畫的顯示晶片被大量便宜的生產
要不然這種價格戰或是時脈戰是不會改變的
---------------------------------------------------
看大家這麼熱烈討論我也忍不住參一腳
一點淺見...歡迎指教.......
舊 2004-10-29, 10:51 PM #1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pac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