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的好處就是可以DIY(一般論,會DIY MAC的也不在少數),
既然能DIY,就慢慢買進即可,
我想給的建議是,
儲存系統:
SCSI 或是RAID 門檻高,可以先不進。
SEAGATE 160G 8M CACHE 的就很夠了。
若是有很多重要的資料備分,
可以買兩個硬碟,一做系統與程式,一做資料碟。
光學系統:
1.
如果沒有很多傳統底片要掃描,
把這筆錢省下來吧,買個好一點的DC,以後都變成數位底片,要管理與後製都很方便。
2.
螢幕,顯示卡,還是買新的比較好,
因為保固對於初階與中階 DIY 用戶來說,
是一種保障與便利
(高階DIY用戶可以包含高收入與高維修技藝者)。
3.
校色,每個人眼睛都不一樣,
對於色差的解讀力也不同,
如果不是要做商業(專業)輸入輸出,
這筆錢還是可以省下來。
用自己的眼睛與耐心慢慢調教即可。
鍵盤滑鼠:
想繪圖與剪輯,買一張WACOM 6*8的數位板就對了。
不管要著色與操控,
沒有一隻滑鼠可以取代你寫了10年以上的握筆式輸入的。(保守估計

)
滑鼠與鍵盤
絕對是要自己去打去握去按的,
所有的規格與造型,
看起來跟用起來一定不一樣。
把錢省下來投資在數位板吧。
良心建議,鍵盤加滑鼠,不要超過1000塊。
這種消耗品,可以將來再進。
總論:
我是來反勸敗的,
PCDVD很多勸敗者,
都是在反映自己心中的不平衡的,
啊∼我絕對不是再說有看到此文的人歐!
一般公司的美術設計,
公司會花多少錢在硬體配備上呢?
他們做出來的作品,也不會因此缺少創意,
而自己要購置的設備,
除了爽度增加了,真的對得起這些高貴的科技工藝品嗎?
以下是懺悔,可以省略:
12*9數位板,我對不起你。
8420,我對不起你。
G400,我對不起你。
CP5700,我對不起你。
TRACKMAN,我對不起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