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ondain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33
怎麼還會有人對Sony的MD, Hi-MD 有興趣呢?

以下這篇是e天下網站的文章部份內容:
=======================================================
1980年代末期,由於CD興起,卡帶式隨身聽銷售逐漸衰退,Sony即開始思索另一款類似Walkman,可錄音、可隨身攜帶,還要數位化的輕便式播放器。於是1992年,Sony正式推出MD( Mini Disc)與ATRAC( 彈性轉換聲音編碼)聲音格式。

MD的音質佳,從CD同步錄製音樂,音質不衰減,頗受稱道;但除了日本與香港外,全球其他地區都沒有市場。台灣以前還看得到以MD形式出版的音樂專輯,現在在唱片行幾乎完全銷聲匿跡。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MD雖然音質佳,而且片子可重複錄製,攜帶又方便,但CD本來音質就好,CD隨身聽也很普遍,除非你要用MD自製一張精選輯,否則並不需要特別把CD歌曲轉換到MD上。此外,MP3在全球興起,但是由於格式不同,MD無法直接將MP3燒錄上去,必須再壓縮一次,對音質造成影響。因此MD不得消費者歡心,MP3播放器成為新寵。

由於Sony已經在MD上投入許多資源,不捨放棄;此外Sony旗下也有自己的新力唱片公司,忌憚MP3會帶來盜版與檔案交換問題,於是堅持持續推動MD。

去年, S o n y 還推出新款的「Hi-MD」,容量大幅增為1GB,並可以儲存音樂以外的資料,還能將檔案存入個人電腦中,等於是可以聽音樂的MO(Magneto Optical,磁光碟片),試圖力挽狂瀾。

然而,禁不住MP3的大潮,當Sony終於開始擘畫數位音樂版圖,已經晚了一步。

最後終於還是不得不向市場低頭,向MP3靠攏.....
============================================

當 Sony 本身都已向 mp3 靠攏之際
我不明白為何還有人沉迷在它的放棄產品?
舊 2004-10-19, 02:08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da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