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尋覓覓 終於痛下決心 為 愛機找一個新家
逛著逛著就來到了 九郎大的 敗家天地.........XD
九郎大 的服務真不是蓋的~
果然如 網頁上所說 中午前匯款 隔天就'放人'..阿..不是 是'到貨'

以下看圖說故事

[外箱包裝--好大一箱]

[裡面用大保麗龍保護著]

[配件一覽: 各式螺絲好幾包, 雙電源啟動連接線1條, 多國語言安裝手冊1本
底座輪子X4, 3轉4配件X1, 5.25固定片左右各11片]

[機殼內照1]

[機殼內照2:一大捆的 前置面板裝置連接線 USB 1394 AUDIO, 線很長
可以從機殼最上方接觸到機殼底部 @@]

[機殼內照3:後方12cm風扇x1, 風扇也是酷大師的 並不會吵~ 雖無法測轉速
但根據聲音判斷, 應該不會超過2500轉]

[機殼內照4:底部鐵絲網]

[機殼後照:後方電源供應器放置處, 正常大小的火牛放進去之後 左右還會有多餘的空間]

[背版預留給橫流扇的位置]

[上方的8x8風扇口:使用此種網孔風切聲較小]

[前檔檔版近照]

[原本以為裡面沒有濾網,買來一看,原來是小弟多慮 :P]

[ "高級音響腳座" ]

[3轉4硬碟模組:包含了一個12x12的風扇(實際運作還挺安靜的)在風扇前面也加了護網]

[硬碟模組的避震橡皮軟墊]

[硬碟模組底部:有很多洞洞]

[12公分風扇使用卡榫來固定]

[卡榫近照]

[0.06A的12公分風扇:可惜是大陸製XD ]

[拆下風扇後,硬碟模組原本有一片鐵片會增加風切聲]

[索性把鐵片給拆了]

[拆掉鐵片後,裝上風扇從內部看看:風扇的風可以毫無阻礙的吹到硬碟上]

[主機板上的固定'銅柱':比一般的銅柱要來的高,在裝上主機版之前,原本以為會太高,但裝上去之後,高度適中

]

[使用了手轉螺絲來固定插在主機板上的卡:相當方便的設計,且就算有較高的卡,亦不會阻礙到固定]

[裝上硬碟模組後正面照]

[上機圖:線好亂XD]

[接下來要介紹的橫流扇]

[為測試橫流扇的效用,仿效東X購物賣喇叭的方式:在風扇上方黏貼了'衛生紙' XD
風扇開啟之前,衛生紙是垂下的]

[風扇一共有四段可供調整:停止,微風,弱風,強風,此為1速微風時衛生紙飄動之狀況]

[切到強風時,能夠明顯的聽到橫流扇的聲音,衛生紙飄動情形更加劇烈,表示橫流扇吹出的風,能很有效的吹向主機板上各個零件]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原本沒有加上橫流扇時,系統溫度大約為35度,使用橫流扇之後,強風時,系統溫度可降到28度
,為求取噪音與效能的平衡,使用弱風,系統溫度也可降至30度,聲音亦不明顯]

[銷魂的藍光......]

[最後外觀圖]
[總�***
優點:
1.機殼夠大,支援雙POWER以及BTX,若想加裝水冷,亦能很輕易地將水冷設備放入機殼
2.散熱性佳,12cm風扇夠安靜,再加上橫流扇,能更有效的幫主機板散熱,大幅降低系統溫度
3.機殼前方以及側板均有加裝海綿濾網,能降低灰塵進入機殼的機率
4.外殼使用鋁製陽極處理,質感一流
缺點:
1.五千元的機殼居然無喇叭-___- 好歹也附一個簡易蜂鳴器
2.官方網頁上打著TOOL-FREE,有欺騙之嫌

,安裝過程中,不論是光碟機或是硬碟機,均需要使用螺絲起子鎖螺絲
3.硬碟模組以及橫流扇需要另外添購XD
4.前置USB模組無遮蔽蓋,容易有灰塵跑入
感想:
使用了近一個月,雖然組裝上稍嫌麻煩,但散熱性十分滿意,能有效的將機殼外的冷空氣帶入機殼中
使得整體系統以及CPU溫度均比上一個機殼(TT XASER III)來的低,尤其是系統溫度;
由於使用了較低轉速的12cm風扇,噪音較低,使得硬碟讀取的聲音聽的一清二楚

整體來說,瑕不掩瑜,是一個散熱相當良好,外觀簡約'大'方好機殼
官方網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