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yocha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9
看兩位老大互相吐槽求進步,小弟也不忍浮出來廢言二、三句^^

首先兩人比較的立足點及觀念點並不完全相同

1.
circle兄所做的比較,並不是「CD VS APE」,而已經是「WAVE VS APE」了。


2.
samlin2001兄提到,由APE decode(解碼)出來的音訊資料與WAVE、CD(或統稱PCM)
音訊資料,聽感是不一樣的,與circl兄所提到的「CD VS APE」亦或「WAVE VS APE」
並無二致。


3.
再來samlin2001兄提到APE decode(解碼)出來的wave資料與原始WAVE、CD(統稱PCM訊號)
是否完全一樣?
在「數位資料」的領域上完全一樣是無可異議的!

但在「類比載體」上呢?
答案是不相同的;硬碟內存放的磁區不相同、溫度不相同、讀
取頭不相同,這裡屬於「類比載體的失真」,這個說法大家同意嗎?

※數位資料的產生、儲存、傳遞全都是建立在類比載體上,就像肉體之於靈魂的關系
肉體在靈魂在,載體死資料自然消失,不管是數位還是類比都一樣。


4.
而jitter也是這樣的相對關系,簡單解釋一下(舉例有點爛,意思到了就好)
假設標準是5分鐘
A君用他自然的速度從X地移動至Y地,需要4分半鐘
B君一樣用他自然的速度從X地移動至Y地,需要6分鐘
那這離標準一分鐘的誤差,就算是jitter


6.
circle兄提到的CDDA VS APE(或WAVE)「聽」起來不同就是失真
CDDA VS APE「即時播放」聽起來不一樣,這是編解碼程序的問題,不做討論
「無失真」壓縮,指的是「可以還原為跟原始資料一模一樣」的壓縮方式
,即便它們在「類比載體」上已經「失真了」(我承認我表達&修辭能力很差XD)
一樣道理,APE可以還原為原始數位資料

7.
circle兄提到的聲音「聽起來不同」就是失真
那小弟非常認同,但也沒有全對
類比訊號永遠不可能是理想狀態,類比訊號永遠都在失真

關於您的比較法,跟類比比較有關系
若您的「Axis JR Signature One」換成「JM LAB MINI UTOPIA」
聽起來完全是不一樣,那誰才是「標準」,誰才是「失真」?


============================================================
PS.
先PO到這…上課回來好累…這二、三句還真長…@@"
有錯請大伙儘量批別客氣的啦…討論就是,互相吐槽求知識^^/
 
舊 2004-10-03, 10:46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yoch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