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lsr
......(恕刪)......
不要pm問我價格的差異,謝謝。
|
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小弟用數字舉例:
若1000個100圓變成1000個500圓,那麼價差是5倍,一個板子有幾個?假設一個板子用20個,一個單價1圓那就是20圓,一個單價5圓就是100圓,但是效能穩定差很多吧?
對一片動輒3000~5000的主機板,80的價差有差嗎?
在國內,我相信不同品牌差100,消費者會買便宜的~~~
在國外,根據小弟一位任職大廠的同學說,大多是會選擇大廠的!而...該公司根本不在乎台灣市場,試問那為何不用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出在耐用度。
再來,若一次進貨量是上百萬個,我就不相信一般主機板上的電容1個會要5圓;當然啦...訂作、特殊材質之類的不在此限。我不否認我不清楚市場售價,但是我相信1個1圓跟1個5圓的電容已經十分奢侈!
若電料行一個5圓的話,我相信廠商進貨報價絕對是80%以下。
小弟上一篇說過,除了壓低單價外,在數量上也減少了...也就是說從20個變成18個,甚至更低...
從18變成100,售價差了82圓,但是利潤卻是相同的!除非廠商要打低價戰,也就是說售價一開始就固定3000~5000,那每個板子差82就差很多了!
問題是...現象並不分產品高低階,是全部產品通通costdown。
重點就是您所指的想要賺一樣多這點...這裡小弟認定就是"想賺更多"。
因為"沒有以前多",所以想要"賺跟以前一樣多",對"現在"來說就是"想要賺更多",而沒有以前多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所以這是合理的狀況,若有其他問題不解決,只想著要在材料上賺得跟以前一樣多,就是不合理的!這樣瞭解了嗎?相信這麼簡單的時間邏輯您一定聽得懂。
還不懂也沒關係,就舉例海沙屋好了!
因為工錢漲價,建商為了賺跟以前一樣多,所以改買海沙蓋房子...
本來一棟房子可以住10年,改用海沙只能住2年,這樣就可以刺激消費者更換新屋?
但是更換海沙還不夠,所以連鋼筋數也減少...
結果,只要消費者不搬入過重的物品就可以撐2年...
不要跟我說一個是工業產品,一個是電子產品不能這樣比...
或者說一個有切身危險,一個沒有切身危險不能相提並論...
道理是相通的,不能因為沒有危險就不管...
附帶一提:
若市面上只剩高價品與用過即丟兩種電腦,小弟是選擇前者。
再來,小弟的硬碟是Q牌Fireball EX3.2A,至今已邁入第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