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Member
|
DVD燒錄機週期短跌價幅度大 明年可望趨緩(轉貼)
(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2004年 9月28日電)台灣業者從CD-ROM、CD-RW、DVD-ROM、DVD 燒錄機一路走來,降低成本的能力是其他競爭國家難以抗衡,忍受跌價的能力也超乎想像。
廣 告
今年DVD燒錄機正值8倍速、12倍速、16倍速轉換期,受到新產品推出密集影響,產品生命週期縮短,跌價幅度擴大,但以長期的角度來看,今年售價一次跌到底,2005年跌價幅度自然趨緩。
隨著日立樂金(HLDS)、恩益禧(NEC)、先鋒(Pioneer)、飛利浦(Philips)開出16倍速 DVD燒錄器,國內廠商明基 (2352)、華碩 (2357)、建興 (8008)、英群 (2341) 也集結重兵,並於本月陸續推出,不過廠商也認為,未來16倍速市場成熟價格戰將開打,甚至「崩盤」,毛利率將向下修正,廠商在獲利空間遭壓縮下,規模較小的碟機廠將加速被淘汰。
由於16倍速DVD燒錄機是DVD燒錄機終極倍速機種,廠商為爭取市場佔有率,價格採取一次到位策略,代工價一開始便落到80美元至90美元,而在推出不到兩個月,代工價格更已跌落到70美元,對於未來價格走勢,市場看法一致,認為第四季價格再大跌的機會有限。
從跌價幅度顯見,16倍速的 DVD燒錄機下跌速度之快,完全沒有蜜月行情存在,不只是台、韓業者殺價的關係,日本的 NEC與先鋒為鞏固市場,殺價也毫不手軟,與以往日商嚴守價格的策略大不相同。
業者指出,16倍速光碟機一開始便陷入激戰,但是隨著代工價格滑落到70美元左右,價格似乎有打底的跡象。
至於零售價則從原先新台幣5000元下跌到4000元左右,因 DVD燒錄機到年底前沒有新規格推出,產品價格還會下跌,預計第四季每個月跌價 500元,年底16倍速DVD 燒錄機將會看到2500元價位,但是第四季初代工價格再跌機會不大,不過年底前不排除會再出現一波跌勢,但至2005年跌勢將會明顯趨緩。
根據統計,今年第二季光碟機的產值雖然受到傳統的淡季影響,使得資訊用的光碟機產值比第一季衰退,但是因DVD燒錄機及DVD錄放影機的盛行,因此第二季台灣光碟機產值達325億元,比去年同期仍有大幅度成長。
對於2004年全年的推估,台灣光碟機為台灣創造了1382億的產值,與去年同期成長31.3%。
以全球各光碟機出貨量來看,CD-RW比重最高,COMBO(複合式光碟機)及DVD燒錄機成長性最大。
2003年台灣CD-RW全球市佔率高達56%,但 CD-RW倍速已達極限,加上不具備DVD碟片讀取功能,主流地位將被COMBO取代。
COMBO除CD-R、CD-RW燒錄功能外還包含DVD 碟片讀取功能,就消費者的角度,COMBO與CD-RW兩者價差約10美元,替代效應將加速 COMBO成為桌上型電腦的主流配備。
至於 DVD燒錄機何時取代COMBO ,以價格來看,今年DVD燒錄機與COMBO價差33美元,明年價差再縮至20美元,因此估計2005年之後取代的可能性較大。
根據拓樸研究報告指出,以光碟機產品的倍數發展來看,CD-ROM自4倍速之後,每提昇4倍速的時間約需要5個月,DVD-ROM提昇2倍速需要7個月,而 CD-RW提昇寫入倍速的時間更由一年縮短為6個月甚至3個月。
台灣 4倍速 DVD燒錄機於去年第三季推出後,第四季隨即再推出 8倍速Dual機種,今年第二季12倍速問世後,極限倍數16倍數已於本月陸續推出。
業者指出,以過去光碟機產品倍數發展與價格跌幅的趨勢發現,每當倍數發展趨近或到達極限倍數,產品跌價幅度隨之縮小,CD-ROM、CD-RW、COMBO皆出現相同的趨勢。
今年DVD燒錄機處於8倍速、12倍速與極限16倍速替換,可預期舊產品價格下滑速度相當快,2005年DVD 燒錄機價格跌幅可望趨緩。
因此2004年底在價格大幅下滑的刺激下,DVD燒錄機出貨量將大幅成長,2005年出貨量接近7000萬台,取代COMBO成為市場主流。
在消費性產品方面,預估2006年 DVD錄放影機將引爆換機熱潮,產業長期成長力道強勁,台灣業者延續過去量產 DVD燒錄機能力,相繼於2004年轉向提供機芯及晶片組等重要零元件供大陸組裝,可望同步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