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Y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13
電腦王十月號小弟也看了, 基本上構想可能是看了本篇討論, 再加上國外的原始討論, 刪除掉艱深難懂的部分, 然後灌水再灌水之後的 "截作(劫作)",

把P4M Datasheet 的Figure 24 看了又看, GHI#(P4 TESTHI11), DPSLP#(P4 TESTHI12), 鎖12x 也只好認了, 接著實驗如何將BSEL1 絕緣(非破壞姓), 上週斷斷續續花了好幾個小時, 終於玩出了一點結果, 順便也把失敗的經驗整理如下:

小弟準備的工具有:
1. 0.25mm 單芯線取其完整膠皮, 美工刀, 鑷子, 游標卡尺
2. 3 秒膠 & 溶劑(去3 秒膠), 注射針頭, 15X 放大鏡(附光源)
3. 保鮮膜, 1mm 平頭注射針頭(墨水填充工具), 雙孔打孔機, 剪刀, 傳真紙

實驗結果:
1. 0.25mm 單芯線取其完整膠皮, 困難度低, 失敗
CPU PIN 外徑0.3mm, 單芯線膠皮厚約0.2mm, 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套上BSEL1(AD5), 才發現無法插入Socket478, 因為套的很緊, 移除又費了一番功夫

2. 3 秒膠, 困難度高, 成功
只怕網友很難如同小弟一般, 銑床, 電鑽, 工具一應俱全, 然而說來容易做起來困難, 看得小弟兩眼昏花, 一不小心就沾到旁邊的PIN, 清洗也費了點功夫, 好不容易以放大鏡(建議15X-20X)檢視無誤, 插入第一片EPoX 875P MB, 失敗, 插入第二片865G MB, 終於成功,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 因為Socket478 的接觸點像是V cut, 而3 秒膠有點脆, 夾過之後以放大鏡觀察有部分碎掉的痕跡, 放大鏡倍數略低, 所以不太確定, 重複安裝幾次, 不知有何影響? 此外, 如果您沒有溶劑(3 秒膠屬於壓克力膠), 千萬不要嘗試, 因為幾乎不可能刮除

3. 保鮮膜, 困難度中等, 成功
收縮膜即使摺三摺後, 厚度仍不到0.1mm, 因此很適合, 將傳真紙對摺, 中間夾入保鮮膜, 您可以用美工刀直接裁切, 或用打孔機裁出約6mm 的圓, 以鑷子夾住, 再用剪刀修剪成為約4.5mm 的近似方形, 然後以鉛字筆在中心點上一小點作為記號, 起先以單心線塞入Socket478 屢不成功, 因為很容易戳破, 改置於CPU 的BSEL1 附近, 用放大鏡將保鮮膜的中心記號對準BSEL1, 再以1mm 平頭注射針頭對準BSEL1 壓下, 把收縮膜包附於BSEL1 之上, 終於比前面幾個方法容易多了, 再以放大鏡檢視, 看起來像是半個中空的甜甜圈, 保鮮膜的邊緣倒捲上來但沒有超出PIN 的高度, 不會干涉其他PIN, 也不會很容易掉出來, 所以一試成功, 缺點是只能使用一次, 如果將CPU 拔起, 最好重做一次, 以免不小心將保鮮膜完全塞入Socket478 的孔中, 保鮮膜具有黏性, 小心不要對摺, 小弟也試過無黏性的收縮膜, 效果相同,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取得直徑小於2mm 的中空管子, 吸管, 原子筆芯都太粗, 萬一找不到適合的, 把BSEL1 四周視為一個 [井], 用美工刀慢慢塞, 一次塞一邊, 一共四次, 也能完成

由於小弟的865G MB 無法調整Vcore, 因此Vcore 就由1.2V 變成1.575V (VID[4:0]=01011, 實際約1.52V), 然而另一片875P MB 試了幾次, 都失敗於保鮮膜穿透, 無法自動設為200MHz, 所以無法確定這顆P4M OC 2.4G 的穩定Vcc (Prime95 24hrs), 雖然大多報告皆稱必須大於1.5V 以上, 如果VID=1.475 便足夠, 那麼只需把VID2 絕緣即可, 不夠的可以由BIOS 調整

如果有人買到P4-M Celeron (L2-256K) 而不開機, 有可能是Vcc 太低的緣故(牽涉VRM9 or VRM10), 不妨用以上方法將VID4 絕緣再試, 對於P4M 1.6G 以下OC 2.4G 體質較差而不開機, 建議先改用PCI VGA card 嘗試, 或者考慮將VID[2:0] 短路以提高Vcc, 另外有一個進階的方法是修改BIOS Setup Options (with MODBIN or AMIBCP), 直接提高Vcc

另, 小弟比較過P4 & P4-M Datasheet, 兩CPU 的最大高度差為1.86mm(2.49+1.18-1.81=1.86, 從CPU 底面算起), 如果您打算加工散熱器, 建議刨除四角至少深度2mm 以上
舊 2004-09-27, 03:51 PM #1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Y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