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egaage
另外在下終於知道讓divx影片cpu使用率低的原因了-使用intervedio自家的decoder-,使用divx自己出的decoder無效,若使用產品內附的windvd時,必須使用windvd來播放影片才行,看來divx的decoder及player並不支援s3 DC的影像處理器.
|
原來如此,在下當初就覺得很神奇,使用硬體加速,必須要 Decoder 有支援 DXVA,會主動去使用顯示卡提供的硬體解碼功能,否則即使顯示卡有這個功能,Decoder 沒有寫這方面的程式,也是枉然,還是一樣只能用純軟體 100% 去解碼。
據我所知 DivX/XviD 的 Decoder 目前都還沒有使用硬體加速解碼的功能。
DivX 的 Decoder 有針對 ATi 的 SmartVision 做 Post Processing 的最佳化處理,這方面是會用到硬體,不過我不清楚它的開啟的機制是什麼。
XviD 目前 1.1 版的 Decoder 透過 VMR,會使用硬體的去交錯和自動 resize,不過還沒有硬體解碼的功能。
要使用硬體的 iDCT 和 MC 來加速解碼,實作上可能並不困難,不過 MPEG-4 因為 I-frame 的間距很長的關係,如果 iDCT 算式不同產生誤差的瑕疵就會很明顯,所以硬體加速的 iDCT 的計算式必須要能可程式化,可以自行設定和軟體完全相同的 iDCT,否則就算硬體有這個功能,也不能使用。iDCT 對畫質的影響非常巨大。
MC 方面,我看過目前一般顯示卡的硬體加速功能都只有提供 MPEG-2 的 MC,MPEG-4 的 MC 和 MPEG-2/H.263 大致相同,所以也可以沿用,不過 MPEG-4 多出一些 Macroblock 的補償模式,例如 4MV 模式,一個 Macroblock 有四個 MV,這個我好像在 DXVA 裡面有看到過,只是不知道硬體做起來會怎麼樣,相容性或者成熟度有沒有問題.....
倒是 WMV-9 目前看起來是比較樂觀,WMP 10 裡面已經可以看到硬體解碼的選項,雖然我極為厭惡這個格式,倒不是因為它是微軟提出的格式,而是因為它的畫質對我來說實在是很差,如果這個格式成為主流,以後看片會看得很痛苦.....
安裝 WMP 10 以後會有 WMV-9 Advanced Profile 的 Encoder/Decoder,微軟表示這個才是將來會用於 HD DVD/Blue-ray Disc 的 VC-9 格式,讓我期待了一下,希望 Advanced Profile 的壓縮品質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結果..... 呃,查了 SDK 才知道,(軟體的)Advanced Profile 只有 1-pass CBR 和 1-pass CQ 的壓縮模式,所以測試的動力就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