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ks_stone
小弟對SIGMA 18-125mm F3.5-5.6 DC這支鏡頭很感興趣,
想把它當作踏入DSLR的第一支鏡頭.
能否請alanchiang兄,說說這支鏡頭的優缺點,
例如光線不足時的對焦狀況,光圈不夠大時的因應對策,
最大光圈時是否有邊緣失光的狀況,
拍攝出來的成果是否還需要後製等等.先謝嘍.
|
就我自己用的感覺,
以及向朋友借來試用過,隨 kit 販售的 Nikkor AF-S DX 18-70mm F3.5-4.5G
比較的結果。
這支 sigma 18-125 是專門為 DSLR 設計的,
18-125mm 換算成傳統相機的焦段 *1.5 ,
有效焦距約為 27-188mm (縮放倍率6.9倍),可以當 28-200mm 來用
,如果要搭一機一鏡,算是很夠用的焦段了。
這兩張剛好是在同一個位置,
一張用最廣角端 18mm F5.6 拍的
一張用最望遠端 125mm F5.6 拍的
而且重量只有 385g ,很輕巧;對於旅遊來說,真的是很方便攜帶。
光不夠的情況下,我自己用到現在,是還沒有說對焦對不到的情況
(可能我還沒有遇到完全的光不足的情況,光不夠的話也可以改用點測光)
廣角端在光圈越大的情況下,周邊會有輕微的暗角,不過可以接受。
(真的在意的話,可以縮光圈,廣角端的最小光圈是F22)
這點我覺得 Nikkor AF-S DX 18-70mm 也差不多。
另外我覺得畫質最好的是在中焦段的部分,大約是 50mm 左右。
另外廣角端的逆光拍攝,抗耀光我覺得還算可以;
而在廣角端的變形,我覺得周圍的桶狀變形算是稍微大了一些。
至於拍出來的照片的鮮豔度,我覺得比Nikkor AF-S DX 18-70mm淡一些,
不過層次感卻不會說不夠,基本上不後製,我自己是還可以接受。
其實覺得不滿意的話,還是可以靠後製或是相機內建功能直接加強顏色。
貼這一章的未後製圖給你看,
只有縮小原圖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