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都無間(The Triple Agent)
IMDB:5.5
"花都無間",哇咧,這片名對台灣觀眾來說..可真是再時尚不過的譯名了,用這幾年最嗆的無間道來渲染這部間諜電影,真是佩服影展取片名的仁兄.............等等,我剛剛說間諜電影?拍過春夏秋冬的侯麥也拍起刺激動作的007?這可是高齡老導演的新把戲,不過侯麥就是侯麥,多到稍稍煩悶乏味的對話,緩慢的影片節奏,侯麥的間諜電影絕對不同一般。這片必看!
2.我們的音樂(Notre musique)
IMDB:5.9
高達的作品,我只看過斷了氣,總覺得那種無目的的人生態度太過狂放,加上一樣狂放跳接的拍攝手法,我對高達實在有點消化不良(我太資質駑鈍了╮(╯_╰)╭)....
3.咖啡與煙(Coffee and Cigarettes)
IMDB:7.1
我抽煙,偶而也喝咖啡,我似乎注定是這部電影的準觀眾。
就算不抽煙不喝咖啡,仗著有可能是最後一部黑白電影的名號(因為柯達公司宣佈不再進行黑白影片的沖印了),仗著賈木許的名聲,仗著Iggy Pop、Tom Waits、Jack White、Meg White(The White Stripes白線條樂團鼎力相助呢)一批樂壇老枝新秀出演(看起來就像老煙槍的bob dylan竟然沒插一腳),不躬逢其盛似乎真有點可惜呢。
4.蘇格蘭之吻(Ae Fond Kiss)
IMDB:7.0
我一向怕看描寫低下階層的電影,不是中產階級心態作祟,而是很多浮濫的劣質電影,把貧窮的生活拍的煽情灑狗血,主人公能多慘就有多慘,不但看不到對境況的憐憫,反倒是一種另類的剝削。
但也就是肯洛區讓我重新對此類電影刮目相看,如果說到主角境遇的悲慘,他的電影裡絕對不乏此類角色,但他極力真實的描述手法,有時令人有看紀錄片而非電影....甚至是一種窺視的角度來檢視主角們的人生,這樣樸拙的方式,反而讓主角散發出一種自然的生命力,看到人類在惡劣環境下、在昏瞶懵懂下,仍然有一份向不平社會反抗的力量。
去年影展的甜蜜十六歲把"少年犯罪"這樣老套的命題拍的有血有肉,這次的種族衝突題旨,想必發揮地更加不同凡響。
最後再貼一張海報:
嚴禁嘴對嘴(Not on the Li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