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應該以更寬鬆的條件給民營固網公司作基礎建設 , 如此一來 ,
民營固網公司更不會努力加快腳步 , 到時候還是中華電信一家獨大 ,
對於民眾來說 , 不是一個好現象 !!
只要官員敢這麼做,監委應該出面調查 .
六年內應該建設三百萬門號,目前經過四年,卻連一半都不到.
----引文開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2222640.shtml
三家固網可適用較鬆申設門檻
■ 記者陳怡如/台北報導
三家民營固網業者聯手施壓奏效,原本堅持不放寬管制的交通部,政策出現重大逆轉,電信總局副局長高凱聲昨天透露,將同意降低民營固網基礎建設門檻,由現行六年建設100萬門號減至5、60萬門門號。
至於,調降固網資本額的爭議,高凱聲說,其實業者並不在乎這個問題,如果政策上放行,民營固網就必須把先前募集的資金發還給股東,反而更麻煩。
固網執照即將於近期再度開放,由於新的固網申設條件較寬鬆,基礎建設門檻由六年建設100萬門號降至四年40萬門號,資本額也從400億元大幅縮減至160億元,引發現有業者不滿。
新世紀資通董事長徐旭東、台灣固網董事長蔡明忠、亞太寬頻董事長王令台等三大集團龍頭,上周五聯袂拜會交通部長林陵三,要求比照新固網開放條件,雙方會談長達一個小時。
據了解,會面當天林陵三未做具體承諾,但隨後電總即著手檢討法規條文;根據電總統計,固網執照八十九年三月首次開放後,至今三家業者合計建置約130萬門號,距離九十五年300萬門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加上目前三家民營固網實際用戶只有20萬,巿占率僅1.5%,營運十分艱困。
電總解釋,降低民營固網基礎建設門檻,主要是因客觀環境改變,網固巿場不如預期,政策面有必要配合調整。
交部官員私下抨擊,當初申設固網條件完全公開,業者評估有利可圖才投入,尤其在固網熱狂燒時候,台固、東森及新世紀資通總計募集超過兩千億元資金,理應有能力兌現承諾;不能說不賺錢,就要求政府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