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ty
Power Member
 
st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34
引用:
作者cc45
我看到的是:
太誘急於撇清,除了使用TAIYO YUDEN的ID,
V-STAR和That's產品沒有任何血統上的關連。
(即使使用TAIYO YUDEN的ID,產品規格還是三菱指定
─TAIYO YUDEN produces them to meet a
requested specification of Mitsubishi Media)

我沒有任何意圖,只不過覺得如果還不錯用的東西,
不必刻意打壓;但也不要捧上了天,一來避免它恃寵而驕、
哄抬價格,二來避免樹敵過多、四面楚歌,難逃下市命運!
(最後那一句看不大懂,有點怕怕的,不知在暗示什麼?
We would like to manage distribution strictly not to happen again.)

避免哄抬價格在下很贊同,
台灣商人性喜哄抬價格,例如Plextor產品在台灣賣價是日本的兩倍...
因此我們的首選當然還是That's.

"We would like to manage distribution strictly not to happen again."
這句話是指那個日本網站以"太陽誘電OEM"為號召,
太誘已通知這個日本網站改成"三菱發行",不能用太誘名義...
http://www.landport.co.jp/shop/cata...em_id=5112-2203

1.太誘專注於發行"That's系列產品",以A級產品為號召行銷日本與世界.

2.V-Star是依"三菱的訂單規格"生產製作,
(TAIYO YUDEN produces them to meet requested specification of
Mitsubishi Kagaku Media.)由"三菱"在"日本以外"的地方發行,
由於亞洲其他地區居民所得不到日本人的一半,V-Star雖然品質次於That's,
但在劣質退貨片充斥的日本以外市場可說是如魚得水,
市場接受度高也證實三菱與太誘當初的想法沒錯.

至於F級片會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
1.同一個版面代工廠一換再換.
2.劣質片濫竽充數,說A級片其實是F級片.
3.即使是用的好好的片子,過一陣子又改製程與染料成為地雷片.
(如錸德片子由理光染料轉成錸徳染料)
.....
...不勝枚舉

總之都是典型台灣商人短視近利,撈一票就拍拍屁股走人的做法,
這樣消費者會有信心才怪 ^^;
舊 2004-08-20, 11:59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