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事情,不會吧!
沒錯,就是他,他比撒薩控球強太多了...簡是無敵狀態超級賽亞人....
要對付他的話!先習慣看他的球路,再打球不遲吧...
上原浩治
擁有齋藤雅樹、桑田真澄、槙原寬己、Galvez(巴比諾)、入來祐作、三澤興一、野村貴仁、西山一宇…等名投手的巨人軍團,在1999年榮獲央聯亞軍。不過,致勝的關鍵並非上述成名投手,而是新人上原浩治--巨人在1999年的救世主。
他以驚人的20勝,成為繼1990年齋藤雅樹(巨人)之後,日職再次出現的20勝投手。而這也是日職繼1980年的木田勇(火腿)、央聯繼1962年的城之內邦雄(巨人)以來,再次出現的20勝新人投手。
以新人之姿包辦勝投王、防御率王、三振王、新人王、最佳九人、金手套,以及澤村賞,不需任何說明,便能說明他不朽的成就。
上原的特色,便是「控球佳」、「直球比例高」、「投球節奏快」、「緊要關頭更顯強勢」、「調整方式獨特」
控球
單由成績來看,上原在197.2局僅投出24次四壞球,平均9局僅1.093四壞球,在日職12球團僅次於以控球著稱、被視為「日本梅達斯」的羅德隊投手小宮山悟(平均9局0.953四壞球)。而細看比賽內容,更可發現上原往往處於好球數絕對領先下投球,這完全歸功於上原驚人的控球能力。
直球
雖然滑球與指叉球的造詣頗高,但上原基本上仍十分倚賴他的直球,而並不打算以變化球為配球主體,因此上原曾表示「要僅以直球、滑球與指叉與對手周旋」。
尤其是內角直球,更被上原自認為「生命線」。在多數的狀況下,上原會以控球精良的內角直球先與對手周旋,而在取得絕對領先之後,上原也不特別強求三振,通常便以直球為主,滑球、指叉為輔來解決對手。以1999年7月4日面對日職最強的橫濱機關槍打線為例,面對29打者的最後球中,為15直球、7滑球、7指叉。而在上原出色的控球下,最後的直球仍能不時三振對手,使得上原仍然榮獲三振王。
節奏
原的投球節奏是著名的快。1999球季只要上原出馬,該場比賽的進行時間平均只要2小時59分;若上原完投,比賽時間平均可以縮短為2小時46分(央聯平均為3小時19分);7月4日對決同樣以快節奏著稱的橫濱投手矢野英司,兩位新人更合力寫下1小時59分的1999球季最快比賽紀錄。上原表示,「雖然對付打者的戰略十分重要的,但與野手之間的配合節奏亦同樣重要。每球之間的節奏越快,守備便會越形容易」,而這便是上原根據高中主要擔任野手的經驗,而領會出的獨特體驗。
緊要關頭
上原在緊要關頭的表現令人咋舌,以5月30日至8月10日期間為例,當壘上出現2名以上跑者時,上原讓對手27打數2安打,最後僅讓對手攻下2分;對付各隊4棒時,整季總計為85打數、15安打、3全壘打、30三振、.179打擊率,也比對付其餘棒次來得佳。
另外,對付洋將或強打,上原也非常有心得,面對央聯5位30全壘打打者,總計70打數9安打,打擊率.129,全壘打掛蛋。
調整
上原的調整方式也相當獨特。大學時代參考Nolan Ryan的「投球聖經」,並參入自己的經驗,加上運動生理學造詣頗深,因此確立以跑步、遠傳、重量訓練為主,而不輕易進牛棚練投的調整方式。因此在春訓期間,上原於牛棚的投球量並不多;以今年季中休息6天的間隔而言,上原在比賽隔天僅會暖身,並於野手的打擊練習時於外野協助防守(幫忙撿球);第2天進行慢跑與重量訓練;第3天在球場左右外野間跑步,並進行馬殺雞按摩;第4天進行遠傳、外野防守;第5天進行30公尺、20公尺之全力投球第6天則進行傳接球。總之便是要讓手臂好好休息。
上原浩治,真的滿很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