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黃"似乎有許多消費糾紛,銷售人員的專業知識欠佳,商品價格第一便宜的不實噱頭...

有鼎無灶;虛有其表

★★★★★tk3c & Ikea☆☆☆☆☆
燦坤(TK3C),是台灣有名的企業,主要核心業務或許如宣示的目標一樣,夢想要成為「世界工廠」與「世界通路」,3C產品(家電,資訊,與通訊商品)的製造商與通路商.
在中國,日本,美國...都有生意,本業的家電製造除了幫全球的業者代工之外,自有品牌的小家電也略有名氣.至於資訊商品,則試圖扮演通路商的角色.
宜家(IKEA),則是世界知名的家具零售商.所生產的家具標榜著可以自行組裝,加上齊全的樣式,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來到亞洲以後搖身一變,成了外國家具的代表,品牌形象自然也水漲船高.
這兩家公司所經營的產品與服務截然不同,這不僅是產業別的不同而已,相信曾經到過這兩家公司所經營的賣場的消費者,都能很清楚的說出在參觀經驗上面的明顯差別.
為什麼要將這兩家公司相提並論呢?因為燦坤在3C通路的經營上面,喊出了要成為「家的3C賣場」的經營目標.這樣的經營目標,完全呼應近年來3C產品漸走入大眾生活中的事實.
家電,大部份本身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商品.資訊商品,早年傾向個人商品,而且其複雜的程度,讓它往往變成少數玩家的玩具.而現在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再加上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等商品的興起,讓資訊商品與一般大眾的距離不再遙遠. 但是你能想像什麼叫做「家庭式的資訊產品」,或者是「家庭式的資訊商品賣場」嗎?走一 趟燦坤的店面,它的商品陳列方式,以及人員的服務態度,品質,專業會讓你有「家庭」 的感覺嗎?會有想要購買的感覺嗎?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想必也只有親自體會才知箇中滋味.
燦坤目前的賣場,與傳統的電腦賣場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走進店面,會發現它的商品是以功能為類別來陳列的.個人電腦放一區,筆記型電腦放一區,螢幕放一區,印表機放一區,甚 至有一些門市強制要求消費者將私人包包放於賣場外的置物櫃,令人覺得不方便的還有像是盥洗室髒亂...等等問題.
店面的光線還算明亮,服務人員很年輕;但是感覺蠻冰冷,沒有親和力及溫馨感,可能這樣的店面是為了讓人殺時間而設計的話還算蠻適合,並不是為家庭而設計的.眾多的產品並沒有被展示成「在家中該如何用」.
燦坤的店面設計並沒有打破資訊商品本身的冰冷特質,並且拉近與家庭的距離.因為一般消費者對於資訊商品的使用,依然有著相當的障礙(因為必須事先了解一堆深奧難懂的諸元規格),只是單純的把商品依照類別陳列,對於消除這樣的障礙並無實質幫助.
大量多樣繁雜的商品,堆滿了賣場的大箱子,價格導向,這樣的做法和家樂福(至少還有一點家的感覺)之類的大賣場並無區別。大賣場最擅長的就是拚價格,於是,最後燦坤的行銷訴求,就變成了「保證最低價」,這年頭誰能真正「保證最低價」?然而,消費糾紛卻是層出不窮,有增無減,時有所聞,屢見不鮮.
什麼是家庭式的賣場?IKEA的賣場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走入IKEA,溫暖的燈光,舒適無壓力的氣氛,漫步其中有著尋寶的樂趣.你總是可以突然眼睛一亮,發現某個檯燈剛 好適合放在書房,或者某個椅墊可以放在沙發.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聯想?因為IKEA已經把這些商品「在家中可以如何使用」的方法展現給你看。為了襯托那盞檯燈的美,IKEA在販賣檯燈的區域內擺上一張小茶几,茶几上放了一小盆花,地上鋪了張小地毯,檯燈放在茶几上,不過是個小小的展示區,看起來生氣盎然.如果你的家裡剛好有那麼一張小茶几,你幾乎會認為買下這盞檯燈真是絕佳的選擇。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在IKEA的展示空間中,到處都充滿了這種示範,從客廳、臥房、浴室、到廚房.即便IKEA的家具買回家以後還需要自己組裝,消費者都可能因為這樣的展示情境而跨越了那樣的障礙.
這就是家庭式的賣場跟消費者溝通的方式.不要只和消費者談功能,尤其是當功能已經不是主要問題的時候,家庭式賣場更應該要跟消費者談「感覺」.
回過頭來看,資訊商品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嗎?製造商開始在電腦外型上面爭奇鬥艷,加上視聽產品開始與電腦結合的趨勢(例如:LCD TV等等),遲早會把資訊賣場推向與IKEA經營方式類似的境界.
只是,如果燦坤還做不到IKEA能做的地步,那麼就暫緩喊出這樣的經營方向.如果認為這個經營方向是對的,那麼賣場的經營就應該多花些心思在「如何與家庭溝通」上;而不是玩一些「流行時尚」,「願景共築」...什麼不切實際的花樣.
前一陣子,燦坤的董事長吳燦坤先生因涉嫌違反證交法而被高雄地檢署求刑四年...也許是因為這樣而將公司的經營交給所謂專業經理人,自己退居幕後專心扮演董事長的角色.改由一位資訊產業背景經歷豐富的執行長走馬上任.如果這位執行長是從IKEA挖角而來的,不知道現在燦坤的賣場會是什麼樣子呢?見人見智,恐怕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