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妞妞
論DDRIII在K8或K8後繼處理器上盡早使用的可能性.
DDRIII是有可能用到主機板上面當主記憶體的.只要是SDRAM型就可以.而不是顯示卡上越來略少的SGRAM.
之前我說X800GT的12管版本非常可能可以開成16管.被罵.沒關係.反正我又不造謠.祇是推論而已.何況似乎有人開成了.現在ATI也大漲了.反正俺不亂唬卵人.
現在,我再說,K8與K9,甚至之後,只要是整合主記憶體控制單元的超微處理器,很可能會比英特爾快1期到2期,總之比英特爾好幾步,先弄DDRIII或之類的行動.
因為以前超微被壓制很久.早期連插槽都一樣.現在由晶片組到插槽再到主機板和記憶體以及指令集,甚至基本的體系,都未必相同.
目前K8之後的體系,有了主記憶體控制單元內嵌優勢,主記憶體時脈一但增加,就可以更好更直接的反應到性能上面.幾乎是神功灌頂.主記憶體由DDR400MHz加到DDR500MHz,就可以增加遊戲性能將近一成.幾乎意味把快取加大由256Kb到512Kb.要是由DDR400MHz上到DDR600MHz那就增加性能到1成5到近2成.等於快取由256kb到1024kb.那真是可怖.
反之,英特爾體系,卻不容易在主記憶體時脈增加這件事上,得到這般明顯的好處.那是因為英特爾處理器對主記憶體存取資料的遲延,稀釋了主記憶體加速的好處.
例如P4-3.2"E"傳大量資料,對主記憶體有120-100奈秒的遲延.主記憶體加速到一特定時脈之後,假設少了10奈秒遲延.那減少得不夠多或不明顯.遲延只到110-90奈秒之間.還是很是慢.幾乎沒有改善.
但K8對同類資料,只有60-40奈秒的遲延.少個10奈秒那就意味是50-30奈秒.如果把遲延當成窮人的錢.那K8的遲延明顯的就原本很少.每少10奈秒,都是對窮人金錢的重大花費.都要命.換言之K8對主記憶體加速就越有性能上的增長.資料在主記憶體與處理器之間的流動讀寫就更容易.這樣的每秒的頁數性能就更容易翻多.
這就是說K8或之後的頂級K8或K9,只要使用DDRIII之類的東西,即便他DDRIII價格高貴,而且得讓主機板要用更多層的貴板,恐怕主板得6千起跳,那也在產業策略上也是划算.
英特爾要反應過來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內建主記憶體控制單元會拖慢良率量產等很多東西.超微在發現這個他自己早就發現利益之後,很可能會動手幹.而且以台灣的晶片工廠去看,對DDRII好像也不夠熱心.看起來主要大廠倒是比較想一次跳到DDRIII世代.要是超微這樣幹,肯定有相當貨源支援的.
|
X800有GT版本... 
拜託...連型號都搞不清楚...
想改線路設計就要承受一定的風險...如果X800可以正常在16條管線下執行...
幹嘛多花成本去封四條管線...降頻不就好了...
採用DDRIII...
在DDRII的價格過高跟延遲時間過長沒解決的話...K8應該還是用現有的DDR...
是於下一代...還很難說...
至於DDR 600...JEDEC目前不過在DDR 400再來就是DDRII的部分...
請先瞭解JEDEC規範...再來談你的DDRIII...及DDR 60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妞妞
==那賓士寶馬貴,主要是稅.超過一半是稅.萬萬稅.最近寶馬還虧本了.說DDRIII的是他的價位.干甚麼溢酬價格啥事.說的是早期的DDRIII貴也沒有關係.反正是少數人的遊戲.以後量產之後降價是之後的事.
|
... 
請先瞭解何謂「溢酬價格」再來跟我說...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妞妞
===登入畫面說明了P4的慘敗比較類似全軍破敵的情況.所以不需要屁.直接看測試.
==我比較了類型相近的大量遊戲才得出我自己的觀點.排除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主要用的是頂點數量大的第3人稱射擊遊戲和大場景鉅量頂點的及時3D戰略遊戲.總比你整天罵人不找證據要好.
|
請問你的觀點又有什麼依據?
測試是結果...過程你瞭解嗎?
要比較運算的效能...測試程式多的是...
雖然不盡完美...但是公正性至少比遊戲公平多了...
要證據...你的論點一看就有問題...還需要找證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