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HJP
不一定啦
像ABIT這種"老子就只出給DIY群用的高價板"的二線廠
影響反而是最小的
你們要去玩削價競爭降低毛利請便
反正老子就是卯起來不爽接代工了...
識貨的自然不會在價格上省那幾百塊
ABIT的骨氣...個人很欣賞
|
有沒有搞錯?
哪門的骨氣!!!ABIT股價最高時,就是接到某大廠OEM訂單。後來是因為電容事件,OEM事業就@#$%。我想,ABIT的主管們巴不得再去搶OEM訂單,不過,就目前ASUS等超變態量產大廠,ABIT等二線廠根本不可能有能耐與大廠搶訂單;看看ASUS、ABIT每個月量廠主機板片數相差之大.....ABIT根本只是小嬰兒。
ABIT降低成本的方式與其它不同,它是自己就不生產了。ABIT目前主力已移到CHINA,部分mb也是請其它廠商代工。目前,本身主要在設計而已。
轉向DIY市場,我覺得這是ABIT的策略。轉向單價略高、精緻路線的市場,確實是小廠生存的好考量。想想EPOX,精緻比不上ABIT,成本又比了一線大廠,實在是很可憐。不過,我不認為ABIT撐的下去。想想:就ABIT高單價的產品,用料超優,但,價格並不比ASUS用料無敵省的『中價』的產品高,但在用料更佳的情況下,ABIT肯定賺的比ASUS少。再加上ABIT的量太小,零件進貨成本也必定比ASUS高上很多。相容之下,利潤更是少。
再考量市場接受度,面對一個現實,光華、NOVA仍是ASUS佔據。打OEM市場根本不可能,打DIY市場又贏不了對方。其實,ABIT只是在打一場『輸人不輸陣』的戰.......
海外市場就更不用說了。連微星也是近年少才有實力到海外大量佈點。二線廠別說產品品質,光是『人』就是個大問題;光是要找外語人力好,又懂市場,還要一個人自己搞....國外經銷商也不是隨便就願意上架。二線廠有多少家有財力在國外設據點、維修中心.....光是看看一線廠、二線廠的『人力需求』,你就可以想像是大金剛在玩小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