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
嗯...看了幾位網友的回應...
論壇是自由的地方,網友都有發言的權利,但是不要傷了和氣喔...
就以bxxl兄所言,你講的其實沒錯...
本來展頻就是把一根尖尖的頻率能量(不能說是波形喔,我主管粉重視這一點,示波器上的才是波形,頻譜分析儀上的是能量)分開成一片寬寬的,類似方波的樣子,總合功率是沒變,但是...有一個重點...頻譜分析儀的單位是以"dBuV",或許你會覺得差1,2dB沒啥感覺...不過dB是一種相對值,差20dB=10倍,展頻可以把原本四,五十dBuV的一根能量,降成一片二,三十dBuV得能量,記得喔...20dB=10倍...那相差數十dB呢...各位請自行想想吧...但是因為分散成數十甚至是數百根頻率,所以電磁波的總能量是沒變的,但最強的那一根就不在了...
對於一些非本相關科系的網友而言,你一定不曉得頻譜分析儀是啥...
而超頻...就是把能量集中...藉由關掉展頻及加壓的方式,讓CPU能工作在更高的頻率,其實,只要你能將機殼封的很漂亮,讓電磁波只能洩出一點點,為何不超呢...?但是其實這是很難的,因為封的漂亮,散熱就會自然變差,CPU常常過熱,那會好超到哪裡去呢...
而第二點...我只是小小的EMI測試工程師(或是高級測試員),手機是屬於RF類產品,他也有屬於他的測試規範,而且挺複雜的...當然你可以去問你公司裡的EMI工程師,看看他對改EMI有啥心得...
無線產品其實很恐怖的...因為他們是蓄意發射電磁波的...尤其是那些宣稱可以穿牆的無線AP...但只要是大廠商(尤其是同樣"型號"產品有賣歐美國家,型號不一樣,差別可大了)有通過認證的,其實還是可以安心使用的...不過台灣人做的東西...唉...不要講也罷...
RD通常跟EMI工程師處的不好,因為效能跟電磁波是成反比的,要如何取得共識才是重點,我在工作時常常聽到一些廠商的EMI修改工程師在抱怨他們的RD,只要求效能,卻讓電磁波節節上升...
而沒錯,除了"可導電"的金屬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吸波材質,不過那真的很貴...別傻了壓克力再厚也是完全沒辦法抑制電磁波的...
以一部PC來講,有分硬體,軟體,EMI,結構工程師...而其他三者都是跟EMI互相衝突,軟硬體部分為了讓效能更佳,自然電磁波就壓不下來...結構工程師為了讓散熱更佳,多開了兩個洞,但是卻讓電磁波因此洩了出來...
我每天都要面對這些人...常常他們為了改EMI就讓我一天連續工作十多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