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ARS引述的資料,
EMF是只要像是馬達線圈通電過後,就會像是磁鐵一樣產生磁性,感覺就像是吸鐵一樣,這就是電磁場。EMI(高頻輻射)和EMF(電磁強度)是不一樣。
所以當事人和華碩應該都是在測「低頻輻射」而非「高頻輻射」,「低頻輻射」對人的影響也是未知的,
但 螢幕常見的電磁場MPRII同樣也有規範
MPRII
http://www.ctx.com.tw/Chinese/Ccontent4-faq/MPRII.htm
極低頻電磁場的健康危害
http://omih.mc.ntu.edu.tw/creod/ios...w_frequency.htm
而「低頻輻射」由是機殼內元件通電後所產生,三孔插頭的電器則是由機殼吸收後透過地線導掉。
任何已符合MPRII規範的螢幕,若第三腳沒接地,一樣絕對會超過MPRII規範數十倍到數百倍。
「低頻輻射」的產生源和影響距離,應該和光一樣會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而測量儀器在NoteBook貼在低頻輻射「產生源」相當近時,測量值就會很高,但離開幾公分後,低頻輻射就會大量的衰減。
而當事人測M5N時剛好就放在風扇上面,和「產生源」距離相當近,大概不到1公分吧!
我覺得,華碩把低頻輻射影射和"磁鐵"有關,這部份有問題!喇叭應該不會產生那麼多才對!
但M5N風扇配置在那裡,應該是當事人的"手"會受到影響才對,而不是頭會昏昏的!
當然啦!根據華碩的測試,產生源就在手放的地方,「手」就要小心點了!



但因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頭」就不必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