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nightfly
看多了人問……
+R採用頻率較高的wobble(引導軌是會搖擺or抖動的,這抖動就叫wobble)817,4kHz,其定址是利用在預刻凹軌處,wobble的相位調變來達成,此方式的訊號辨識率比-R來的好,且製造過程的金屬模板較-R來的不複雜(引導軌圖形)。符合了+R聯盟講的,易高倍寫,易生產製造…等。
可能你會問,那為什麼+R比較貴?其實那是很精確的講啦,實際上+-R的製造沒那麼大的差異,誰做的量多,價格就可以壓比較低,而-R的片子較早推出,故∼。
-R wobble頻率為140,6kHz,定址是直接在凸軌處預刻定址訊坑,此種addressing方式,訊號辨識度較差,當倍速一拉高時,會有定址不易的情形!故-R要高倍燒錄困難度較高!
哪一種相容性高?
目前來講,一樣!應該各都有個8、9成(這沒根據,我自己說的,信不信在你^^)
保存性呢?
保存性無關+-R,其決定關鍵是染料,同樣的染料可以上在+R,也可上-R,
只要染料一樣,那+-R的保存性幾乎就一樣。
所以假如在同樣染料、同樣反射層的情況,+R是勝出的!
這是毋庸置疑的!!!
|
有幾點需要補充以及修正
1.-R出廠要做pre-write,就是在內圈有一小小圈燒過的痕跡,+R不用,這是為了Copy once使用,不過目前用不著,不用管它,不過還是得pre-write才能出貨
2.你講的預刻凹軌處在-R上叫做LPP,Land-Pre-Pit,是刻在land上,這個東東雖是定址用,可是在燒錄過程會影響訊號的讀取,現在已經有新的方式定址,不再用LPP,而是改用
wobble shift
3.會影響保存性的有染料,反射層材質,保護膠材質,不單單只有染料而已
不過我還是會使用+R,因為大多數的廠商燒+R都燒的好,-R要燒的好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