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您的住址: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文章: 105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botdf
很多人喜歡講國外如何如何, 台灣又如何如何, 那大名鼎鼎又求新求變的Madonna聽過嗎? 前一陣Madonna被告了, 原因是他的music video "Hollywood"被控抄襲著名的攝影師Guy Bourdin的作品, 來看看到底有多像 :
指責國內翻唱口水歌, 國外沒有嗎?
指責國內抄其他音樂, 國外沒有嗎?
指責國內藝人抄襲其他藝人, 國外沒有嗎?
我想說的跟kog781兄一樣, 創意在無版權糾紛的前提下是可以相互流通引用的,
但是在台灣, 卻有許多人喜歡拿這一點來掩飾自己非正當行為,
最常聽到就是"因為唱片業者不長進,所以我聽mp3不買唱片" ,
一副好像被逼著去聽mp3一樣....但是問題在誰身上?
另外,國民所得跟CD定價的問題, IFPI也有類似的比較報告,
東西貴就喜歡談國民所得高低的人也可以來看看
http://www.ifpi.org.tw/activity/2.htm
|
1.是”抄襲”還是”創意的引用”,是消費者來評斷,由消費者來選擇支不支持你的商品,不是你生產者用來辯護的,了解嗎?
2.沒有人說”因為唱片業者不長進,所以我聽mp3不買唱片" 是對的,是正當的。我的立論只是在跟各位解釋,這種現象的存在(MP3的流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在意料之中的。
企業要做的,是去面對,去適應這個環境的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剛愎自用,只會把過錯一股腦兒的推到消費者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