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報告 Minority Report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製片: 華特派克斯
編劇: 史考特法蘭克
瓊柯恩
演員: 湯姆克魯斯
柯林法洛
音樂:約翰威廉斯
評鑑星數:*****
個人覺得這部片是史匹柏拍的電影裡頭~最成人的其中一部,基本上這部片子和他的
前輩如銀翼殺手或魔鬼總動員一樣,都是把黑色電影的故事架,構擺在未來~對一個
幾乎沒拍過黑色電影的導演來說,史匹柏做得非常棒。(誰叫他是史蒂芬史匹柏呢?)
雖然不免還是有個史匹柏式的結尾,但是這並不抹煞整部電影的可看性
轉貼~
關於科幻文學命運的關鍵報告
▌耿一偉˙著
※本文為第三屆倪匡科幻獎 論述組第一名作品
「不戴眼鏡我簡直跟瞎子一樣。」在《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的一開始,
被預測即將犯下謀殺案的哈沃,以極悲痛的口吻,道出電影中的第一句話。當他發現
對街路人的面孔十分熟悉時,他老婆以他沒戴眼鏡的理由來嘲弄他。但接下來的發展
證明,沒戴眼鏡的他,依然猜得到老婆紅杏出牆的事實,只是他在殺人前,卻還是得
戴上眼鏡。雖然在預視先知(PreCops)的協助下,這場謀殺案被犯罪防治局的警察隊
長安德頓(湯姆克魯斯飾)所阻止,但我們依然可以說,這場失敗的謀殺案在電影裡,
並非只是用來突顯未來世界預防犯罪的無比威力。因為「不戴眼鏡我簡直跟瞎子一
樣」這句話,預示了電影《關鍵報告》的三個潛在命題,那就是希臘悲劇、科幻視覺
化與自由意志的錯綜關係。
預知結構的奧秘
電影《關鍵報告》的劇情結構十分清楚,二十一世紀中葉,在先進科技的協助
下,人類可以透過電腦,將預視先知在腦海中所見的未來影像下載出來,成為預防犯
罪的重要依據,並透過這些影像事先逮捕嫌犯。而故事的張力來源即是當那位專門逮
捕嫌罪的警察隊長卻被預言犯罪時,他將要如何自處。
無論在電影或小說中,關鍵報告都是具有差異而被忽略的那一份少數報告
(minority report),而多數一致則成為最後的公開結論。在原著中,狄克(Philip K.
Dick)檢討了預言的結構,並以預言是否被事前告知來化解主角的困境。也就是說,沒
有所謂的關鍵報告,三位預視先知所見到的都是真的,只是依據不同的時間路徑而
已。第一份報告是當安德頓在不知道預言的狀況下所犯的罪行。第二份是當他知道自
己被預言犯罪後,這份資訊被包含在預言的結構裡,於是本來會犯罪的事實就被取消
了。至於最後的報告,是當安德頓知道第一條與第二條的時間路徑之後,他所採取的
行為。所以當他知道第一份報告說的是自己是為了阻止野心家廢除預防犯罪局才犯罪
時,安德頓欣然接受自己的命運,再度踏上殺人的不歸路。
在原著中,強調的是預測的詭論,即當預測出現後,被預測的人若事先知道預
言,他會因此而採取某些行動,但這些行動有可能從而更改預測斷言的有效性。但在
電影中,這個詭論卻以不同的方式被迴避,我們將在最後一段提到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