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導演山田洋次乃日本長壽電影片集「男人真命苦」系列之導演。他一生導過七十多部電影,這次是第一次拍武士題材電影。此片風格不得不令人聯想到「男人真命苦」,雖然二者之主角性格、際遇不同,但是本片寫實地描寫當時武士及庶民的生活,貼近觀眾的心,成績應該不在「男人真命苦」系列之下。
大師果然是大師。說故事的方法爐火純青。此片由清兵衛小女兒「以登」老年後(資深美女岸惠子)的畫外音來回憶父親。由五歲那年母親病逝葬禮起,至老年後親至父親墳前祭拜止,娓娓道來井口清兵衛的故事,平鋪直敘沒有拖泥帶水,清兵衛安貧樂道的家居生活、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失婚美女朋江的出現,一幕一幕呈現出來,觀眾自然地就投入這家人的喜怒哀樂。而很多小細節、小橋段、乃至台詞,初看時平平,細細深思卻大有深意。不會拍商業片的人應該要把此片技巧學起來,不會拍藝術片的人也應該要把此片技巧學起來。藝術片一定要玄虛疏離弄到觀眾看不懂嗎?商業片一定要大場面大特效大亂鬥灑狗血嗎?大不盡然!!
片中有幾處令我印象深刻:
論語(學問)的重要:大女兒萱野夜讀論語,問父親讀書何用?父親回答,有知識就能思考,不論時局如何變化都能生存(金玉良言莫過於此!反觀中國書生讀書只為考試、只為當官,早已忘了學問之目的!)。隨即父女二人同聲齊頌論語(天倫之樂莫過於此)。但是當時人也有思想保守的,大伯父(台版翻譯有誤,他是井口家長輩,應該不是舊父)就是。萱野回答大伯父她平常有在讀論語時,其態度表情語氣之莊敬慎重認真,似乎論語乃天下第一學問,令我這讀過論語的人十分感佩。
父女情深
浮屍的意義:年歲不好時,路有餓莩,河有浮屍。小孩浮屍對照活碰亂跳的井口家女孩,令井口清兵衛更加疼惜女兒;大人浮屍則讓河邊釣魚的清兵衛更加強不敢連累朋江的想法。生怕會害朋江也落得成為浮屍。所以片****現的浮屍有其用意,不是隨便漂出來。
清兵衛的窮:早餐是一鍋稀稀清清的稀飯,吃完一碗之後,用開水倒進碗中攪一攪,再夾一塊蘿蔔干(?)和碗內湯水吃掉。光是這一個小橋段就足以說明他家的窮。他家人人在作的家庭手工業小木籠要批給商人時,清兵衛堂堂武士還得低聲下氣請求商人加點價,這是武士階級崩壞的實際現象。究其原因,也就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