ㄟ... ̄▽ ̄a 別叫我大...看來您也是月姬迷
Lancer啊...
似乎是在女武神之前開始的計畫,著眼於貼地超音速飛行能力,最大速度1.5M.就算是現在,也幾乎沒有一架飛機能跟著槍騎兵的超低空高速飛行路線進行攔截.飛彈不用說,在背景雜訊干擾下要鎖定都很難,就算鎖定了,稍稍一個Miss就會撞地爆炸,沒有機會繞一圈回來再攻擊,
同時要適應高空長程飛行與低空高速高機動飛行,固定式幾何翼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於是採用可變翼,可變翼已經在戰鬥機上驗證過了,就是F-14雄貓式跟F-111.但是若是要應用在轟炸機上,驅動結構就要非常的堅固.
因為同樣是超音速飛行,彈射裝置基本上是整個駕駛艙,彈射之後,會張開小翼與降落傘,後來撞了幾架,於是被束之高閣,開始了女武神計畫
後來女武神計畫中止,美國空軍沒有轟炸機可突入蘇聯防空網,於是重開B-1計畫,我不確定有沒有把女武神的一些技術拿來用,但是應該有,重新設計的B-1將大量的結構改以鈦合金,減輕重量與增加強度,電腦系統方面,以現代眼光來說十分落伍. 六台PC-AT~80286等級的電腦,四台用於地貌追延一台用來做飛行控制,另一台備用,共用一個512K的磁心記憶體.雖然落後,但是他們可以抵擋近距核爆產生的電磁脈衝波
雷達方面,基本上是由兩台雷達相疊而成,主要由F-16上的雷達改進而來(由此可知B-1B的發展應該是在197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一台用來作地貌追延,另一台則是目標獲取
動力方面,採用四具GE的引擎(忘了型號=.=),B-2使用的就是他的無後燃器型號
她擁有三個炸彈艙,載重量是B-52的2~3倍
根據駕駛過B-1B的飛行員表示,像是在開戰鬥機而不是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