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也只有9800的bad die可以做關閉部份管路的方式啊....
而且要關一定要關掉一個quad....其實很傷的。

到了R420,有4個quad,才能做關一個(12)和關兩個(8)這種事情....
反觀NV40,即使可能會出現4quad,因為VS array的關係,
大概還是關不了管線吧。

不過,其實我蠻有興趣的是....
5600和5700的封裝截然不同,處理的廠商好像也不是同一家....
可以知道5700的數據啊?
還有,5600和5900的面積差蠻多的(75M trans vs 135M trans),
為什麼一片wafer能產出的量同樣都是496顆呢....?

====
AGP8x->PCI-E 和當初 AGP4x->8x 有所不同,
這段差距有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半雙工與全雙工的差距。
AGP是半雙工的,所以回傳時會打斷上傳工作,
並且因為AGP的速度是用GART撐出來的,所以回傳頻寬只有與PCI 32bit同等(100MB上下)
不過過去的程式因為知道這一點而不太使用AGP的回傳,所以影響不大。

PCI-E可以幫助GPU取得多工能力....
幫助比較大的是未來的一些利用到PCI-E回傳能力的應用,
比如說HDTV-Editing。

至於效率部份,Bridge晶片不是因為橋接這件事情在影響頻寬,
而是因為它即使透過橋接,仍然不能改變GPU端只有AGP8x的事實。
所以透過橋接的話,會變成只是"能插在PCI-E的AGP8x卡"。
不過也聽說NVIDIA有透過一些調整,把AGP控制器加速,變成所謂的AGP16x。
只是,因為回傳部分幫助不大,還是半雙工特性,所以我想當沒看到比較好。
     
      
舊 2004-04-10, 02:00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