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的作品,現在還有人看?
看起來,這是另一個機器人動畫的經典了...
而且,應該不會有續作了....除非有第四次衝擊....
我想,很多朋友應該都沒有辦法真懂EVA要表達的吧?
庵野搞不好自己也摸不清楚...
個人只是覺得,看EVA時,不要像看其他機器人動畫一樣,
有「熱血」就可以了。EVA出擊時的「熱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個人覺得,EVA的重點應該是在「人際關係」上。
劇中的角色,都在這四個字上苦手。
每個人都有心病,沒有辦法真正跟其他人處的融洽。
所以在「死與新生」、「Air/真心為你」這兩部號稱補完的劇場版中,
剪了許多TV版的段落進去(尤其是「死與新生」,占一半...)。
但其實是製作群在點出每個主要角色的「病」在哪兒。
Seele那幾個老頭也一樣。他們的目的不是毀滅,而是融合;
但是他們的融合在一般人眼中看起來,是毀滅。
Seele用防止第三次衝擊的名義,向各國要錢,成立NEVA;
但最後各國發現Seele的目的不是在防止第三次衝擊,反而是要促成第三次衝擊。
所以在「死與新生」後半,各國用各種辦法侵占各國的NEVA....
後面就是熱血的初號機飛出來....然後又是一陣迷惑...
最後我也迷惑了....Seele的「人類補完計畫」到底算不算成功?
大致上,是如Seele那幾個老頭所願,人類99.999%解除了自己的「絕對領域」,
而除去型體,與99.999%的人變成LCL,彼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但剩下的那0.001%,就是結尾所見的,留下了亞當跟夏娃---真嗣與明日香...
就劇情發展看,「人類補完計畫」應該算失敗。
要不然,初號機這個亞當,為什麼要刺破Lilith的身體爬出來?
還造成Lilith的死亡?
還有,為什麼一定要挑14歲的少年做EVA的駕駛員?
他們是如何被選上的?
總之,庵野是有補沒有完...但是這樣也好,能讓大家一直討論沒答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