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哈姆特中超級機器人大戰討論區看到的:
.......90年代的主角 以碇真嗣為例 叫他開機械人 他會說:"為什麼?...
這種"開著巨大正義使者 和邪惡大怪獸對戰"的荒謬情景...我為什麼會掉到這種荒唐的設定中?我不要!!! ...."
他完全把"開機械人戰鬥"這種事當做一個荒唐的惡夢 到後來還要"不能逃不能
逃不能逃..."才能克服自己從惡夢逃脫的衝動 這已經不是像阿姆羅那樣"求生"了 而
是出於對"父親"(權勢)的"反抗"或"服從"(基本上是同一回事) ..........
........其實真嗣、零、明日香剛好代表三種現代少年的三種類型。
真嗣:標準的「低成就」少年。反正都是我的錯!我不在就好了!
人家討厭我是我的緣故吧!那我走好了!反正我什麼都不會。
零:明日香常常虧她『優等生』,而優等生差不多也是這副德行。
因為司令(大人)叫我這麼做,所以我就做好就是了。
明日香:不受任何關心的少年。由於父母忙於工作的而產生的「鑰匙兒童」吧。
這時候會有兩種,一種是拼命表現,一種是拼命做壞,反正都是要吸引
人家的注意力啦!
媽媽不喜歡我,一定是我不夠好,那我要表現的更好! .....
這是比較當時時代背景與歷代卡通中駕駛員特性的一部份,
原文
http://www.gamer.com.tw//webbbs/gem...&f=F0R3PAAE&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