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那一項,跟另外一項,越少越好。
現在硬碟出廠,通常有預留一些磁區。
當硬碟本身偵測到有磁區越來越不穩定時,
硬碟本身會將有問題的磁區,
重新映對到那些預先保留的磁區。
若用光了,實際用一些 DFT 程式,
就會發現壞軌(反正就是有問題的磁區)部分,
開始讓你感覺出的容量大小真的縮小了。
那些保留的磁區,一開始是額外的,非一般計算的大小內。
所以沒用光前,大概都不知道實際上有一些壞軌出現。
有些一出廠,就有些壞軌,不是每顆硬碟都可以完美無暇的出廠沒任何的壞軌。
只不過通常硬碟廠商都會預留一定的數量,視為固定的損失。
其實不算是損失,光預留的那些磁區,
說不定大量減少了送修的次數,
或將送修的時間,延後許多,更甚過了保固期。
對硬碟廠商來說,應該說是提高良率,延後送修時間的利器。
P.S. 我這邊講的壞軌,是廣義的統稱,
反正就是不能放心的把資料放在那的磁區就算,
不管原因為何。
支援 S.M.A.R.T 的 BIOS (當然也要打開此選項)
當硬碟有問題時,便會發出警告,勸你趕快將資料做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