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打的,打了對我也沒好處,可是想一想,就當作是在做功德
前言(名詞解釋):
一度電:
台灣電力公司電價計算之基本單位,一度電=千瓦小時
瓦時計(有效電表):
測量實功(千瓦-小時)的量測儀器,一般個人用戶只需安裝,即俗稱的”電表”。
乏時計(無效電表):
測量虛功(千乏-小時)的量測儀器,大型用戶必須加裝的,以測量虛功損耗。
夾式電流勾表:
測量線路中”總電流”的量測儀器。
以下式子乃是一般電機機械或者電力系統中會提到的改善功因的相關運算式子,
Qc=P〔tan(θa)-tan(θb)〕
其中
Qc:虛功率(單位:乏<VAR>)
P:實功率(單位:瓦特<W>)
θa:改善前功率因數值
θb:改善後功率因數值
所需電容值(F,法拉)
C=Qc/(2πfV)
其中
f:頻率(台電:60Hz)
V:額定電壓
以下部分公式為單相計算公式(非三相)
視在功率=√(實功率平方+虛功率平方)=額定電壓*總電流
實(有效)功率=額定電壓*總電流*cosθ=額定電壓*實部電流
虛(無效)功率=額定電壓*總電流*sinθ=額定電壓*虛部電流
總電流=√(實部電流平方+虛部電流平方)
實部電流=總電流*cosθ
虛部電流=總電流*sinθ
θ=功因角
功率因數=cosθ=實功率/視在功率
系統總虛功=總電感性負載+總電容性負載
相角差是以電壓作為基準點,
純電感性負載超前純電阻性負載90°(標示”+”)
純電容性負載落後純電阻性負載90°(標示”-”)
例如:
在一個有400(瓦)的實功率消耗,電感性負載為700(乏),電容性負載為400(乏),其系統總虛功=700+(-400)=300乏
其系統總消耗的
視在功率=500(伏特安培)←就像UPS總是表示容量多少VA(伏特安培),系統中虛功愈少UPS撐的愈久。
功率因數=0.8
…
想到再補充
本文開始:
在電力系統中,負載端的負載特性極少(可以說不可能有)有所謂的純電阻負載,絕大部分都是由電阻ˋ電感ˋ電容所組成的R-L-C電路,此時系統中就會有所謂的功率因數。
一般市售(第四台廣告)的省電器,乃是利用一個電容性負載來抵銷部分系統虛功,達成”減輕”電費的”幻覺”!
以下開始介紹”唬爛手法”
第一代唬爛手法:
負載:
日光燈ˋ馬達等”電感性負載
測量儀器:
乏時計(無效電表)←一般民眾哪裡知道這跟瓦時計有啥分別!?
手法:
插上XXX省電器,乏時計(無效電表)轉動率下降。
解析:
廢話,乏時計乃是測量虛功的儀器,利用電容性負載與系統中的電感性負載交相作用抵銷後,總虛功減少,轉速當然減慢,可惜一般民眾家中所安裝的電表是瓦時計(有效電表)不是乏時計(無效電表),所以家中的電表(瓦時計)如果會變慢,那就是,看到靈異現象!
第二代唬爛手法:
量測儀器換成”夾式電流勾表”,其餘大同小異。
解析:
廢話,總電流乃是實部電流+虛部電流的向量和,當虛部電流減少(因為虛功減少)總電流當然下降,但實部電流還是不變,這時候主持人會用很興奮的口音和表情說,哇,電一下子減少1000瓦耶(夾式電流勾表由未安裝前的20安培降成安裝後的10安培,不過主持人的數學都很差,都用差不多計算法,110*10,不但計算方法錯誤而且單位也錯,反正就是全錯啦),正確的來說,應該是虛功率減少了110*10=1100(乏),實功率不變,實功率不變有效電表(瓦時計)當然不會因此變慢,同樣地,如果變慢就是出現靈異現象了。
不入流唬爛手法:
天花亂墬,不知所云,而且是透過改裝用戶電表來達到”省電”(省錢)的”假象”!這類集團通常”疑似”與電力公司內部不肖糾舉人員勾結,因為查獲改裝電表(偷電)是有”檢舉獎金”的!
按我下載台灣電力公司詳細電價表
其中提到有關於”功率因數”方面的可以利用搜尋功能找出相關文章,我引用第九頁第六條部分條文指出,
”三相…”(詳見內文),這點是專門針對”工廠ˋ企業ˋ機關團體等大型用戶”,一般老百姓除非能夠像比爾蓋茲ˋ麥可傑克森這樣有錢到建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不然實在不用杞人憂天!台灣電力公司目前是不會跟一般老百姓收取虛功率的費用(或者是功率因數的獎懲),將來會不會收我這個老百姓就不清楚了。
另外只要選擇通過國家商檢局驗證的電器,基本上效率ˋ功因都有一定水準,而想要抱著拯救台電或者所謂的避免電力資源浪費的心態,那我只能說想太多了!螳臂擋車不足可取!
PS:
以上是我隨便打一打在學校多年混來混去以來的心得,如有謬誤請各位前輩多加指導,其中有些名詞可能解釋有錯或者不清楚的地方,也請一併指正,打這篇的用意是希望想要購買市售省電器的朋友不用浪費錢去買一個不切實際的東西,總歸一句,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白話一點的就是∼凱子不要浪費錢!錢太多可以捐給慈善機構或者本人,本人的劃撥帳號是:52694 戶名:懦夫救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