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dsdd
C1值應該是可以修正的
C2值不管多小 只要一出現就無法修正
而且也沒有直接證據指出jitter跟C1C2值有關

小弟補充一下。
CIRC 的偵錯、糾錯是有極限的,在 C1 解碼器裡可以修正隨機的錯誤,可以偵測連續的錯誤,如果錯誤的位置已知,C1 可以修正最多到 4 個 symbol 的錯誤,如果錯誤的位置不知,則 C1 可以修正兩個錯誤。
在光碟的品質檢測上,有三個對應的參數,叫做 E11/E21/E31,E11 代表 C1 解碼器裡有一個可修正的錯誤,以每秒計量,E21 代表有兩個可修正錯誤,E31 代表 C1 解碼器出現不可修復的錯誤,E31 的錯誤會進到 C2 解碼器裡面去修正。
連續的錯誤怎麼辦?這就是 CIRC 的 CI(交叉內跳)的作用發揮出來的時候了,在 C1 裡連續的錯誤到 C2 decoder 之後,會變成分散的錯誤,讓 C2 去修正。同樣有三個參數對應 C2 解碼器,分別是 E12/E22/E32,E12 代表 C2 有一個可修正的錯誤,E22 代表 C2 有兩個可修正的錯誤,C2 可以修正兩個錯誤,如果 E22 出現,代表這張光碟已經沒有多餘的防護空間,可以抵抗將來的碟片物理損傷。
交叉內跳的設計,就是為了避免碟片上有小刮傷,造成一個區域內連續的錯誤,使得 CIRC 的 RC 救都救不回來。CD 的設計可抵抗 2.4 mm 長度的連續錯誤,不過 DVD 更強。
最後是 E32,代表出現 C2 decoder 都無法修正的錯誤,這種情況又稱為 CU。當然有的光碟機很強,號稱可以修正到 4 個 C2 錯誤,就算無法修正,Audio CD 也會用內插的方式想辦法補救,CD-ROM mode 1 還有額外的 EDC/ECC 可以對付。

而一般說的 C1 錯誤,指的是每秒 E11+E21+E31;C2 錯誤,指的是 E32,或者 E22+E32,所以才會簡化地說 C2 錯誤無法挽救。不過更精確的說,其實是「C2 解碼器****現 E32 錯誤」無法挽救。所以當我們說「錯誤大到 C2 無法修正」,其意指的是「錯誤大到連最後的防護 C2 decoder 都無法修正」,為避免誤會,特此說明。

關於 CIRC 的原理,PIANO 大大寫過一篇非常棒的中文介紹
http://www.pczone.com.tw/showthread.php?threadid=70500
這是簡介,真正深入的演算法、數學,可以自行搜尋,網路有許多資料。
關於光碟品質檢測,當然先看 CDR-Info 的這一篇名作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Quality&index=8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Quality&index=9
或者大陸的簡體中文資料
簡介
http://www.myhard.com/DIY/360852019...1703956_4.shtml
專業
http://fswyang.nease.net/cd%20family/9.htm

jitter 當然和 C1C2 錯誤有關,同樣是 CDR-Info 的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uality&index=12
或者搜尋這個網站 adelies 兄曾經 post 過的文章。
 
舊 2003-11-24, 09:36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