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二、「輔導金政策」
政府為鼓勵國內電影工業發展,在1991年提出的輔導金方案,幾經變革,電影的「上司」也從新聞局到了文建會,然而輔導金政策法規仍有缺失,各方電影大老卻也紛紛搶輔導金搶破頭,更可見國內電影專業製片與資金的匱乏,從今年獲輔導金補助的名單,便可一探究竟。
九十二年度︰
一般組: 兄弟快活(南方) 輔導金1500萬元
五月之戀(吉光) 輔導金1000萬元,數位技術
最好的時光(三視) 輔導金900萬元
月光下,我記得(雨龍三景) 輔導金800萬元
一年之初(潛行) 輔導金800萬元,新人導演
我女朋友的女朋友(縱橫國際) 輔導金500萬元
蝴蝶(張作驥) 輔導金500萬元
霹靂鳥官(延平) 輔導金500萬元,新人導演
愛麗絲的鏡子(三三) 輔導金300萬元,新人導演
動畫組:「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影) 輔導金1200萬元
林旺爺爺的故事(宏廣) 輔導金1000萬元
入選名單計點得分如下列網址)(http://www.gio.gov.tw/info/movie/92grade.htm)
環顧獲得補助的名單與繁雜的計點得分表,實在不難發現其弊端,首先幾乎所有的老字號公司或工作室都可獲得補助,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記點得分的考量,在國際影展曾得獎,或是主角身為偶像明星之類,皆可獲點,然而註定了大者恆大;即使是新人導演的補助項,也都仍由鄭有傑(潛行傳播事業有限公司)、蔡孟育(延平影業有限公司)、姚宏易(三三電影製作有限公司)三人獲得,而此三人預定的主角卻也都是知名影星,如此幾乎背後有老牌公司撐腰者,皆可獲得補助,新新導演與工作團隊又如何與之爭奪,無形中打壓了「新」電影發展的可能,也難怪諸多電影創作者皆以「獨立製片」為口號,試問勢單力薄的新新導演,在記點得分的各項標準中如何得分,又如何有大牌影星助陣呢?政府設置輔導金為促進電影事業發展的美意,也都在各方處心積慮的爭奪下給抹煞掉了,法規雖然一改再改,電影相關人士也議論紛紛,然而輔導金制度的訂立實在也有很多待商確的地方,而近年來台灣電影紛紛投向外國資金的行為,亞洲諸國的電影都紛紛進步當中,相對韓國、日本更是日漸邁向國際,台灣電影彷彿仍在原地踏步,台灣電影在如此偏差的環境之下,多元性的發展幾乎等於零,而這諸多現象背後的原因,實在是不難想見。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