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新天堂樂園
Advance Member
 
新天堂樂園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457
《跨國合作背後…》(談國片跨國合作問題)

《前言》
2000年的《臥虎藏龍》揚名國際,在各大影展紛紛奪獎,李安頓時成為世界名導,而《臥虎藏龍》回籠台灣上映時,也獲得諸多讚賞,成為近年來罕見的口碑與票房兼具電影,然而當年在金馬獎的爭奪上,卻也有不少國產影片與之爭鋒,到了今年(2003)卻已不復見,然而導致《臥虎藏龍》成功的「跨國合作」模式,卻也另其他優秀的電影創作者找尋新的出路、紛紛效法,在國內資金普遍缺乏的情況下,似乎也只能向海外發展,好圓自己的電影夢。然而在「跨國合作」模式的效應下,突顯了國內電影整體環境的許多問題,並產生了弔詭與可笑的現象,以下各點則為個人對此台灣電影工業的環境與現象觀察。

一、「短視近利的心態」

2000年,《臥虎藏龍》在全球各大影展壓倒性的勝利,使得李安成為國際知名的導演,除去影像風格、影片中的東方神秘色彩與俠義精神之外,真正確切把《臥虎藏龍》推向成功的幕後推手,鐵定非其「跨國合作模式」莫屬。

當年《臥虎藏龍》的海報上的清楚明白的印著哥倫比亞公司,多數人都認為這是由好萊塢電影公司所投資拍攝的,其實並不然。《臥》片的資金是由導演及製片等人在海內外集資,並且向多方貸款所籌措到的,這跟我們一般的認知有極大的出入;結集了兩岸三地優秀的電影人才,經過長期的工作才成就了此片,然而哥倫比亞公司只是購買下亞洲若干年的版權並替之進行宣傳,不可否認的,行銷宣傳的企劃已成為電影票房賣座的一項關鍵,可惜的是,在《臥虎藏龍》的成功之後的這幾年,完全不見台灣有任何在全球引起話題的電影,原因如下:

1.片商不成文的「規定」日後華語電影不准再交由外國片商發行。(《臥虎藏龍》由美商哥倫比亞公司發行),一副不准別人賺錢,卻不見自己投資或盡力,結果「華納」不准發行《花樣年華》,《夜奔》也無法繼續和「哥倫比亞」合作,這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不知令得多少優秀的華語電影胎死腹中,喪失了多少觀眾群。

2.一堆人開始急著想參與任何跟《臥虎藏龍》有關的前傳、續集的投資行列,投機心態與急就章精神一覽無疑,完全掩蓋檢討台灣現行製片環境惡劣與改善的本質問題。「跨國合作」確實已是目前一種集資與交流的重要電影趨勢,但紛紛朝向國際資金的台灣電影,最大原因還是台灣製片環境的惡劣。

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小弟的個人BLOG,歡迎光臨指教!

強力推薦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歡迎訂閱!
舊 2003-11-19, 11:5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天堂樂園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