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198861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21
看完電影結局的第一個感覺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就是人跟機器人其實是一樣的。這個主軸其實從第一集就已經說明而且貫穿三集。第一集描述了人體其實是機器,經由某些孔洞跟電流可以讓人腦產生他們所賴以維生的感覺。第二集點出了人可能可以控制機器或者被控制。第三集的火車站裡加強了第二集的程式像人的論述。也就是說不管是人或者是機器(AI),心靈層次的演化到最後都會很相似。『選擇』貫穿了整個系列成為最重要的一個中心思想。站在物理與化學的角度看醫學與機械就像站在哲學的角度看物理與化學一樣,脫離不了範疇。

長久以來哲學探討的就是靈魂與現實,內在與外在的關係。而本部電影的機器與人剛好一個是缺乏內在的靈魂,一個在外在的環境處於弱勢,兩者之間的差別與矛盾點使得哲學可以在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很努力的看完了三十二頁的討論,很驚訝還有人認為是Matrix in Matrix。不過每個人有自己想法與選擇相信的自由,也不需要為了辯論而討論,所以在此說說自己對電影內一些內容自己的看法,請各位大大指正。

有Matrix in Matrix想法的人,支持的論點第一點是在五次輪迴與時間上的矛盾,也有人算過百年內十對男女可以產生一萬人其實是合理的。剛剛自己也算過一次,20+10x8+40x8+160x8+640x8+2560x8=27300-20-80-160=27040,這是指每對男女在二十年內生8胎的數據(戰後嬰兒潮,八胎不為過),再扣掉第一代的元老跟活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的結果,所以我選擇相信錫安的人數是合理的。

二十幾個人如何能在百年內建立那麼先進龐大的都市?我不認為可以,不過白鬍子老頭說他們已經很習慣這種輪迴了,所以我傾向相信機器王國已經在其他地方建立好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都市,因為機器王國需要Matrix提供人類的能量,Matrix需要有錫安的人來帶走他們所不能排除的錯誤,所以錫安也需要機器王國的機具提供的機具,機器王國也必須提供機具給錫安城。這三者的關係是環環相扣的。

再來的最大矛盾點就是徒手擋烏賊了,這個矛盾從第二集延伸到第三集。老實說,看完第二集結局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腦波傳輸,一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改變。只是傳輸到哪裡?到第三集才有答案。有人說人腦怎麼可能無線傳輸,可是為什麼用電腦感應器去偵測可以探測到人腦腦波?人腦腦細胞與神經就已經是硬碟跟電線了,眼耳口鼻的感覺細胞接受到外界刺激產生電子訊號經由神經傳到大腦,理論上不需要腦波的存在,可是當人類生氣、高興、熟睡、興奮,腦波就是會不一樣,這已經是科學的事實,只是怎麼產生?為什麼產生?不知道。所以尼歐腦波怎麼傳輸,為什麼可以傳輸,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已經是電影裡的事實。

應該去注意的反而是傳輸到哪裡?看第三集之前,我的猜測是傳輸到機器王國控制烏賊的主機,看完第三集才發現錯誤。如果尼歐有能力入侵機器王國的主幹,進而控制所有烏賊,那他就應該可以將烏賊挪為己用而不是把他關掉,大可讓烏賊自相殘殺。第三集祭師說的The Source是什麼?Matrix的The Source裡面有什麼?烏賊本身有沒有The Source?尼歐能夠進入Matrix的The Source,當然也能夠進入烏賊的The Source,我覺得The Source可以解釋成靈魂或者容納靈魂的地方,對我們這種不懂電腦機制的人可能會比較容易瞭解。

為什麼尼歐會跑到火車站?火車站是什麼?我覺得是一個介面,介於機器王國與母體之間。為什麼入侵完烏賊以後會跑到火車站?主要還是因為尼歐不習慣,侵入烏賊後就已經跟機器王國搭上線了,後來他習慣以後,意識就可以直接沿著三條電纜到機器王國了不是嗎?畢竟烏賊跟機器王國還是有一些傳輸訊號的聯繫。只是可能本身的力量(發射功率)不夠,無法到達得太遠。

尼歐可以感覺到機器王國的電波這個在第二集一開始有預知能力時就已經埋下伏筆了,因為預知能力換一個說法就是Matrix的運算結果。所以接下來當他眼睛瞎了的時候,看到金色的史密斯也不讓人覺得奇怪,因為他都已經可以感受解讀電子訊號了,對電子脈衝波更是應該有強烈的感受。只是眼睛同時也會提供腦部視覺處理區視覺的電子訊號,所以當他醒著時理所當然會以眼睛看到的為主,就像我們眼睛張開跟閉眼想像時都可以看到東西,那個東西在我們的印象中也都一樣,但是來源不同。

再來討論的是尼歐消滅史密斯的機制,有人說是平衡,有人說是反組譯。其實我電腦語言程式真的沒學好,所以不敢有意見。不過我的感覺是在第一集的時候,尼歐穿過史密斯,把他吸收掉了,吸收完後有一種活力充沛、力量大增的感覺。不過在電腦世界裡好像沒有吸收這種東西。如果一篇word文章要加入另一篇文章的字要做到複製、貼上跟刪除的動作才叫吸收吧。但是史密斯在第二集又出現了,表示尼歐並沒有做刪除這個動作。史密斯是在尼歐複製、貼上他的程式之後又出現的,所以史密斯學到複製跟貼上。word文章裡面有一個復原的功能,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反組譯,如果是的話,那、、、、就真的很合理囉!

先寫到這裡吧,有點累了,有空再討論囉!
舊 2003-11-16, 07:49 PM #3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198861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