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36多蒙卡修
哪裡好
支票是屬於借貸行為,當然要自己弄清楚,被騙當然活該
假的支票當然無法律效力
但是買了塊主機板是消費行為,為什麼廠商不用分擔買到贓貨的責任,
而且這商品也不是仿冒的
是貨真價實華碩生產的
同樣都有相同的運作功能,為什麼壞了廠商可不負責
|
先說個小故事(之前也有拿來舉證過),我就曾經因為因緣際會拿到過一張長的跟華碩正廠出貨的板子幾乎"一模一樣"的假板,此板功能完全正常, 連華碩專有的ASUS ASIC也有,但卻不是真品(現在倒成了我收藏的"珍品"...爆),少的只有華碩那十幾二十道防偽標籤的其他幾道。(當然穩定性就差了十萬八千里)
現在原發文者的板子明明白白的上面就是沒有序號貼紙,客服人員馬上判別出這並非華碩可提供服務的板子,並馬上告知客戶,請問這點哪裡有問題?
現在這片板子是華碩生產的也好,不是華碩生產的也罷,只要無法確認這片板子的保固狀態(就算是今年的新產品也一樣),無法確認是由哪個廠所生產,無法確定來源(序號也可以拿來追朔到到底是賣給哪個經銷商的),那華碩便沒有任何義務提供任何服務,包括付費維修,(因為備料也算是Customer Service的一環,今天廠商不修不是嫌錢少,不是不願意修,而是先例一開未來怎麼辦?)
另外再提到不管是否是原廠裝備均提供檢測這問題,其實各廠商服務人員在檢測時都有固定的SOP(執行程序),每個動作都要照規定來。今天華碩是把找序號,輸入序號進電腦存檔設定為第一個步驟,這個步驟過不了什麼都甭談,請問你要叫客服人員怎麼辦?
當你提出一份完全無法証明那是哪來的東西時,你又要對方如何處理? 倘若今天你就是那位騎虎難下的客服人員,你又能怎麼辦? (反正就算態度好,一上網也被說成了態度極差的"狗客服"不是嗎?[為了博得同情??])
換個角度來想,若是今天華碩的SOP有所更動,改為先修理再輸入,最後發現大量偽造板子進入維修廠,那他們不是得一片一片Sorting,再確認狀態,那不是讓"有權得到服務"的消費者等更久,更加讓他們的權益受損呢? 凡事是雙面的,今天你以一個角度看事情很好,有正義感也很棒,但若不同時以另一個角度來想事情,那結論一定不客觀。今天華碩有人爆,過一陣子每家都搬上台面,結果大家都一樣(別忘了,Intel只要沒原裝風扇就不保固CPU,這是一樣意思的),那到時現在批的稀哩嘩啦的人是否也欠這些公司一份"公開道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