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dnj
工作壽命就很難說得明白,通常是表示漣波電流Irac穩定。例如同是10KHz,40度時是15A,85度時是9A,
15A/9A=1.67。此數字就是電容的壽命,數字愈高壽命愈低,數字愈接近1壽命愈長。
如果沒記錯,1.93表示10萬小時,1.85表示20萬小時,故1.67至少50萬小時,此參數在電容的廠商網址都可以查的到。
[續] [/B]
|
這個說法蠻奇怪的,第一次聽過壽命是這樣算的。
以電解電容而言,壽命跟工作溫度及實際應用電路所用到的ripple current有關,
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一個105度C、ripple current=3A、壽命4000H的電容,意思就是說把這個電容放在一個用到3A ripple current的電路裡頭,工作溫度105度的話,那麼這個電容至少可以正常工作4000小時,過了4000小時以後一些電氣特性可能就會跑掉了,也就慢慢失去電容所應該發揮的功能。
但是如果工作溫度愈低,電容的壽命也就會愈長,算法為每低十度壽命加倍,換句話說假設工作溫度為95度(以上例而言),那麼該電容壽命就會是8000小時,85度的話壽命就是16000小時。這個算法可以大概可以用來算到40度,溫度再低就不能這樣算了。當然,這個公式也不適用於工作溫度超過最大溫度(上例的105度)。
那麼跟ripple current的關係呢?假設電路所用到的ripple current低於電容所標定的額定值,那麼電容的壽命也會變長,至於多長、公式怎麼算我就沒有很多研究了

。
所以假設妳今天要設計一個保證三年的主機板的話,電容部分大概要考慮幾個東西,
1. 工作電壓低於電容最大額定電壓(保險起見可以再加個20%)。
2. 電路所用到的ripple current低於電容ripple current的額定值。這個通常可以透過負載端的變化算出來。
3. 在電路最大負載(最熱)底下,溫度不能超過80度(對4000H的電容而言)。
所以咧,讓電容吹吹風也是很重要的囉
至於上面說的ripple current在40度15A,85度9A,這個是說明溫低愈低,電容的ripple current會變大,而15A/9A=1.67的這個值應該叫做這個電容的ripple current 對該溫度(40)的 multiplier,至於這個值跟壽命的關係,嗯.........我只能說我沒聽過也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