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REEBIRD
看到這一個討論串,又勾起我年輕時的回憶了,我沈思了一下子,那一張張令人記憶深刻的唱片封面又不斷的出現在腦海之中了,好吧!忍不住了,就來寫寫東西了
===============================================
我是屬於聽黑膠唱片的那一個年代,那時還有分A版B版的,聽學長說A版是拿原版壓的,而B版是拿A版在壓的,管他的,反正都是盜版的啦!記得那時聽音樂哪有什麼Auto Repeat的功能,喜歡聽這首歌,就得手動播放唱針,所以每五分鐘就得起身撥一下,這樣才會專心的聽一首歌,絕不會聽到睡著。很多曲子的味道就是這樣聽出來的。
我初涉搖滾樂也是從Billboard排行榜開始的,每個禮拜都會去忠孝東路印榜單出來細細品味,那時當道的是Micheal Jackson/Van Halen/Prince.........後來就越聽越回去了,我聽的很雜也很多,各個流派都給他聽一點,而殘留記憶中的大概都是最愛了。以下就憑著記憶簡單推薦一些可供參考的樂團樂曲吧!
•吉他絕對是搖滾樂的必要因素,年少輕狂的心常需要伴隨著飆悍的吉他節奏。SCORPIONS的吉他旋律可以讓人很爽的,R.Blackmore我也是很欣賞的,Dire Straits的吉他獨樹一格,不過他們也是很重視整體的樂團,LOVE OVER GOLD經典曲Telegraph Road必聽。喜歡聽低沈的BASS節奏的 U2是最好選擇了。
•迷幻藥是搖管樂的催情劑,同樣是K藥Janis Joplin Jim Morris Jimi和Led Zeppelin表現出不同的味道。Janis表現在唱腔,Jimi表現在吉他,Jim表現在DOORS的曲風上,我是比較喜歡DOORS的風格啦!,Led Zeppelin的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藥味十足,不可錯過。
•Meat Loaf算是我的入門樂團,像歌舞劇般華麗的演奏方式,也是搖滾樂的一支,QUEEN眾所皆知,STYX則較少人知,推薦一首Come Sail Away不錯聽,中期的作品了。
•Pink Floyd的Wish you were here也是我最欣賞的之一,其實我是喜歡King Crimson較Pink Floyd多一點啦,如果聽的下這兩個團,那一定不能錯過Marillions這個團了,用本版收尋找一找,有不少資料的.文藝復興這團體可能就更少人知了。
•其他的,Lynyrd Skynyrd仍是我的最愛,他的音樂常會出現在很美國味的電影上。我後來就聽一些Talking head Lou Reed類型的,我都戲稱這些是痞子搖滾,因為他們穿西裝彈吉他的調調,和之前的搖滾歌手實在不同時代了。Brayn Ferry唱的gealous guy就比原唱John Lennon唱的有味道了。
以上隨便講講,說的也都很粗淺,只是一時興起說一下心得吧!
===========================================================
我知道版上骨灰級的樂迷還有不少,不過這些都應該以成過往了,很多都改聽JAZZ或古典了,畢竟這老骨頭已經搖不起來了。
我想請教一下,有人知道台灣曾經出過一個叫〝青年〞的本土搖滾團體,只出過一張同名專輯,封面是泛黃灰色照片加上鮮紅色的標題。曲風向當叛逆,也很政治味的,在那時是很不錯的搖滾團體,只是再沒有任何文宣的情形下,知道的真不知有多少人呢。原本想PO的專輯照,可是翻箱倒櫃找了一下,唉!真的已經遺失了,真可惜。不知有人還有印象嗎?
|
一說好像會透露自己的年齡....
「青年」我有卡帶,不過那應該是後來再重新出版的(好像是滾石唱片再發行的,同時再發行的還有「紅螞蟻」的專輯)。
對各位先進所提的專輯,我幾乎都知道,也有很多專輯自己也擁有。
我是從高中才開始「正式」(因為以前都與父母一起聽)接觸西洋音樂,第一個接觸的樂團是Bee Gees,第一張正版錄音帶是「U2」的「WAR」(衝著「滾石五顆星評價」的介紹詞),但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不吃午餐(早餐當午餐吃)省錢買卡帶的日子。工作後還曾經有一個月花將近七千元買卡帶的記錄(當然是沒結婚前啦!)。當時是什麼音樂都接觸,甚至還聽「飛碟唱片」代理的西洋另類音樂,還花了不少時間到台南各大小唱片行挖寶,當時因為是聽卡帶(還買不起CD),所以來源有限。記得之前搬家時共搬了六箱的卡帶!
現在聽CD了,也結婚了,不復以前的熱情,也不可能花太多錢買CD(有家累!),但看到這個討論串,還是不免想起以前瘋狂的日子,勾起了不少回憶......。
我是五年七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