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 3rd Truth
不過 NVIDIA 官方 5700 Ultra P190 資料是寫採用 DDR-II 2.2, 450MHz, 2.5V, 4Mx32, FBGA-144 SAMSUNG........
|
應該是誤會了,NV36用的記憶體與NV30一樣, 只是使用GC22(2.2ns)而已.
K4N36323AE-GC22的
電源是2.5v, 介面電壓則是1.8v, 正是所謂的"偽GDDR2".
雖然DDR2只要介面是1.8v就算數了, 但是DDR2的同時脈耗電量較低這個利點, 基本上就是根植於驅動電壓較低, 所以基本上三星這一系列的GDDR2並沒有發揮出DDR2該有的實力, 時脈上升的同時耗能增加曲線與DDR1一樣, 也是當初讓NV30散熱器龐大導致賣相淒慘的主因.
如果NV30發表當時能有1.8v的GDDR2使用, 我想我們就無緣得見那"噴火器"散熱器設計了吧.
不過, 一個好處是--自從NV30發表, 9800pro-256採用, 到現在NV36採用, 這個系列的DRAM報價應該已經下降不少了,
所以NV36的成本可能不如想像中地高, 據稱大陸方面NV36都還沒上市, 就已經有人喊出約179usd的報價. 讓人質疑明明應該比9600的成本高, NV36卻一附要血拼的樣子.
NV36主要的問題還是在電源模組方面的負載頗大,熱設計也有受到一點威脅.
我們也看得到FX5700 Ultra的PCB size與FX5800幾乎平起平坐.
幸好因為NV36的核心大約為82M電晶體, 與NV30的130M電晶體相比發熱量實質上有明顯下降, 不然難免動用頗大的散熱器.(其實已經不小了)
與FX5700 NU相比, 其實晶片本身的時脈相差不大(475MHz to 425MHz),
但DRAM部分因為頻率明顯降低, 於是5700NU耗電量明顯地低了很多, 長相也比較平民一點.
----
話說, NV36雖然管線有縮減, 但是CineFX2的管線又把單元數補了回來,
而且功能(UltraShadow/InteliSampleHCT等)又與NV35同等,
總合表現上其實已經很接近當初NV30的表現了.
比起FX5600, FX5700的賣相會好我想其來有自;
但是我覺得相比之下5900SE在C/P值上的表現可能會更好....
而現在考慮清5600的庫存的時間, 5700/5900SE開始大量舖貨的時間應該還要往後一點.
以我的觀點來看, 5700NU如果能報價在USD $99(也就是取代5200),
5700U在USD $149, 5900SE能在$199, 5950能報在299的話, 那就會是大同世界了也說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