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統科技(即矽統,SiS)??台灣第二大核心邏輯晶片組暨繪圖晶片的領導廠商,成立於1987年,總公司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硅統科技結合其關鍵技術(CPU、核心邏輯晶片組、繪圖晶片、通訊晶片),以及先進制程(0.18微米與0.15微米)。致力成為系統單晶片(SOC)的領導廠商。1997年8月,硅統科技股票正式於台灣証券交易所(TSE2363)挂牌上市。
說到矽統,其產品線可謂豐富,從主流的Intel、AMD芯片組到各種獨立控制芯片以及顯示芯片,矽統的產品幾乎覆蓋了整個IC市場。不過矽統的在芯片組市場的拓展並非十分得意,盡管順利的通過的Intel Pentium 4芯片組授權,但是無奈矽統本身的實力無法與威盛(VIA)相比,其產品集中在中低端,不對對Intel造成根本的威脅,Intel此舉可謂一舉兩得。
回顧一下矽統在Pentium 4市場的建樹,我們不難發現其依然以中低端產品線為主。例如SiS 645/645DX/648/648FX系列,這四款產品構成了矽統在Pentium 4平台上主力的產品。從SiS 645到SiS 648FX,矽統沒有給產品注入多少新鮮的血液,無非把前端總線頻率以及內存支持進行了提升,當然Intel同樣使用著這樣的升級產品線的辦法,但是Intel更加看中高端市場,沒有了威盛的競爭Intel 865系列主板在Pentium 4市場所向披靡。對於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一線廠家,由於顧及Intel的威脅無法開發威盛Pentium 4芯片組,隻能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Intel芯片組的開發,為了拓展產品線隻不過象征性的推出了矽統芯片組,在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少量的矽統Pentium 4主板,但是更本無法與鋪天蓋地的Intel主板相比。但是如果把矽統換成了威盛,局面也許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按照一般的推斷,矽統芯片組在價格上比Intel相應產品更具誘惑力,但是為什麼一線廠家就是對矽統熱不起來呢?
首先,迫與Intel壓力。Intel雖然通過了矽統Pentium 4芯片組授權,但仍然在Intel的掌控之中,一線廠家不得不顧及到這一點。一旦矽統產品威脅到Intel自己的產品,Intel絕對不會置之不理的,這其中肯定也苦了主板廠家。曾經被寄予厚望的SiS 655/655FX在媒體和廠家的炒作之下大有趕超Intel 865PE之勢,其具備了雙通道DDR、AGP8X、800Mhz FSB等主流技術,其性能於Intel 865PE非常接近,但是之后卻沒有了聲音,媒體不再炒作,市場中也不見產品,這個過程中矽統一定受到了來自Intel的巨大壓力。生存在Intel魔爪之下的而矽統甚至推出SiS R658/R659這種沒落產品來証明自己高端產品的開發能力,無奈RDRAM已成昨日黃花,這注定了SiS R658/R659是失敗的產品。
其次,研發能力一般。論研發能力矽統絕對在威盛之下,在兼容性和性能上與威盛有一定差距。作為一線大廠就算有再好的研發實力也無法點石成金,性能、兼容性不佳成為阻礙矽統產品成為主流的重要原因。另外,研發問題還會造成芯片組成品率不高,無法達到量產,這讓很多一線廠家對其失去了興趣。
最后,價格優勢不在。按照習慣的推斷,矽統芯片組絕比Intel芯片組更具價格優勢,但是Intel卻通過授權費用將這種優勢大大縮水。
隨著威盛、Intel和解,PT800/880等產品已經下線。一線主板廠家有了更加廉價,性能更佳的選擇。矽統將要迎接更加嚴峻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