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轉貼:夜郎--【精神分裂的影評人】

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實還是有多機會做些了不起的事情,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好萊塢替梅
莉史翠普寫劇本的那個叫什麼考夫曼(還是凱吉?)的傢伙。於是,我的腦袋告訴我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我馬上收拾細軟直奔美國。但我的另外一個腦袋卻不同意,他
說急什麼鬼,剛剛買的電影票還沒看耶 . . . . 嗯,滿有說服力的。於是我帶著我的腦
袋離開傻了半天的撕票小姐,走進已經開演的戲院裡。

看完電影,我那個急切的腦袋又說話了:哇塞!「致命ID」真是一部優雅而恐怖的好
電影,導演毫不生疏地收集所有驚悚片的元素,再泰然自若地將他們放置在一部電影
之中:漫天的豪雨、半掩的破門、轟隆巨響的自助洗衣機、屍體旁的數字排序鑰匙,
當然還有赫赫有名的諾曼貝茲汽車旅館(精神分裂之光)。尤其那個拿著收訊不良的
手機在荒野中找電話訊號的畫面,更是驚悚一絕 . . . . . .

不!你這虛偽又沒水準的影評人!我另外一個愛找碴的腦袋毫不遲疑地提出他的指
控:重複這些看了幾百遍的元素有什麼了不起,他要抄得越精髓,我就越無聊。就早
看過了嘛,真是的!如果導演把心思放在想些新玩意兒那還說得過去,可是你看,他
就盡想要靠結尾的超級大逆轉來嚇人。不可原諒!

別緊張,我老早就預料會發生這種糾紛。請各位讀者放心,下面為您執筆的是我的第
三人格,理智又有水準的那一個 . . . . . .

是的,如果不考慮那個結尾逆轉的話,「致命ID」確實是一部四平八穩的驚悚電影,
也足以滿足驚悚電影觀眾的需求。但有了那個結局逆轉,稱呼它為驚悚電影已經有些
含糊。要更精確一點,或者說如果有什麼精確的歸類可以描述這部電影的大要,那應
該就要稱呼它為「靈異第六感」電影或是「香草天空」電影。

自從那個兼營兒童心理輔導業務的幽靈醫生出現在1999年的戲院裡之後,結局逆轉就
成為最熱門的好萊塢把戲。這其中「靈異第六感」、「靈異象限」、「絕命終結站」
(全是類型融合)以及更早的始祖「刺激驚爆點」都是把這個逆轉作到觀眾忍耐極限
的最好例子。沒有觀眾不一邊擦汗、一邊驚呼,一邊還感到深受羞辱。而他們熱愛這
種羞辱。

前述這種電影重在隱藏,但很快地出現另一種電影卻將把戲放在揭露:因為你揭露得
越多,觀眾就越糊塗。多種層次的解讀是這類電影的一大特色,當然最驚奇的那個版
本還是保留在結尾逆轉裡。「香草天空(即睜開你的雙眼)」是頭號代表,「神鬼第
六感」及「記憶拼圖」則是更有力的後起之秀。

「致命ID」同時擁有這兩種電影的特色。一方面多層次的解讀剛好允合了驚悚片不斷
移轉兇嫌身份的需求,另一方面這個結尾逆轉的不僅力道依然,同時也小心翼翼地地
減弱了唐突的急轉彎對敘事結構的傷害。關鍵在於它提早揭露了逆轉,並在電影第三
幕充分地利用逆轉的力道重新建立故事結構。當然,如果你以為這樣就塵埃落定,
嗯 . . . . . .

奈沙瑪蘭的電影如「靈異第六感」長於玩弄認知的逆轉,但突然拆毀情節線的舉動也
很容易讓從頭到尾都很專注的觀眾陷入精神分裂的認知混亂和情感混亂。「致命ID」
這種相當有技巧的結局彌補了結尾逆轉遊戲向來的缺失,也彌補了這部電影在其他方
面的平庸,讓它更接近1991年的「再續前世情」所建立的良好範本:一個驚悚片劇本
所必須具備不論在認知和情感上的強度與均衡。任何理智又有水準的人格在這種情形
下都應該可以滿意地走出戲院。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3-10-06, 01:06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