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stfront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8
最近剛看完蓋茲堡戰役的原著殺戮天使(The Killer Angel),順便將書末所列的幾個主要人物戰後的際遇介紹一下:

羅伯特 艾德華 李(Robert Edward Lee)
在1863年8月他提出辭呈,關於蓋茲堡戰役他說:
(北維吉尼亞)軍團未能達成我計畫的目標,不能怪罪任何人•••全是我個人的錯,我對軍隊要求太過•••如果能夠預知最後一天的進攻將會失敗,我當然會選擇另外的方式•••不過我不知道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雖然李將軍強調他身體不好,他的辭職並未獲准,他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從未再嘗試過這種拿破崙式的進攻。當戰爭結束,他認為南北雙方的爭議已經由戰爭解決,上帝已作出判決,他放下武器,也要求他的軍隊放下武器,由於他崇高的聲望使和平能夠即早降臨。他要求國會的赦免(恢復公民權),卻從未獲准(直到 1975年7月22日,眾議院以全票通過特別法案恢復了他的公民權)。1870年因心臟病去世,也許是美國歷史上最受愛載的將領。

詹姆士 朗斯特(James Longstreet)
1863年冬季,由於不再相信南方能贏得戰爭而要求辭職。李說服他留下來,在1864年的荒原戰役(Wilderness)中身受重傷,不過後來重返崗位,是李最為信賴的將領,一直追隨李直到Appomattox(李在此向格蘭特投降)。

戰後他犯了兩個大錯,第一個是加入(林肯所屬的)共和黨,想要和他(美墨戰爭中)的老戰友格蘭特(當時總統)一起重建南方,為此他被認為是牆頭草。戰後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已經被南方報紙稱作是"南方最深惡痛絕的人"。

第二個錯誤:隨著時間經過,越來越清楚的是戰爭是輸在蓋茲堡。朗斯特說出他自己堅信的看法(他出版了回憶錄):蓋茲堡戰役的失敗是李造成的。當時李已去世多年,早已成為南方奮戰美好及榮耀的象徵,南方人一直不能原諒朗斯特竟敢如此侮辱李的名聲。多年後所舉行的北維吉尼亞軍團團聚的大聚會,他甚至未受邀出席,不過到老依舊固執的個性,他還是去了,當他身著灰色舊戎裝走過會場中的廊道,受到了昔日同袍們的熱烈歡迎,他與(當年南方總統)戴維斯相擁而泣。

他所提出關於戰爭中防禦作戰的理論超前了好幾個世代,在他死後多年,歐洲的將領們還在採用步兵集結正面強攻工事化防線的方法。他於1904年去世,享年83歲。

約書亞 羅倫斯 張博倫(Joshua Lawrence Chamberlain)
1863年8月他晉升旅長,不久後身受重傷,被認為必死無疑,不過他奇蹟似的生還,成為美國史上最傑出的軍人之一。在戰爭中六次負傷,四次因作戰英勇受到表揚,因在彼得斯堡(Petersburg)作戰英勇被格蘭特將軍(聯邦軍總司令)親自擢升為准將,在Five Fork戰役中晉升少將。在Appomattox,被格蘭特從所有北軍將領中選為擔任受降代表,在此他做出讓世人訝異的事:下令聯邦軍隊向戰敗的南軍行禮致敬。在華盛頓舉行的最後一次大閱兵中擔任前導,因他在小圓丘(Little Round Top)中的表現獲頒國會榮譽勳章。

在緬因州他以該州史上最壓倒性的多數獲選州長,並連任三次。1876年擔任Bowdoin 大學校長,1914年6月因舊傷負復發去世,享年83歲。

溫菲德 史考特 漢考克(Winfield Scoot Hancock)
戰後發現他所率領的第二軍是全波多馬克軍團(Army of Potomac)中傷亡率最高,也是俘獲最多戰俘及軍旗的部隊。終其一生都是極受歡迎的人物,在1880年與加菲德(Garfield)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不過在格蘭特的兩屆總統任期後,美國人已經受夠了將軍入主白宮,於是他失敗了,並從此退隱。
     
      
__________________
Colonel Brandt: What will we do when we lose the war?


Captain Kiesel: Prepare for the next one.
                            

-Cross of Iron
舊 2003-07-29, 09:49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stfron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