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Artx1
well, 我是覺得Unwinder放出AD這件事本身的確是讓ATi 與NV難看了, 不論他的原意如何.
至於對誰有啥好處, 我倒覺得做這種事情本身就不需論其好處, 只是想不想做....
評論之類的事情就放旁人去吧.
ATi 在R200的時候會有45度的線條AF會失效的問題, R300似乎沒這個問題, 而且R300的AF可以達到16x.
而NV2x和NV3x能夠達到的AF倍率一樣是8x, 至於NV2x會有使用AF變慢的情形, 其實從NV15開始就這樣了.
當初NV15的時候, 雖然每條pipeline有兩個TMU, 但是打開Tilinear/Anisotropic Filtering的時候, fillrate都會減半;
而NV10沒有這個問題(不過NV10每個pipeline只有一個TMU).
最簡單的推論是NV15~NV2x的每個TMU在每個時脈都只能讀取4個texels, 而因為tilinear需要8個texels, 於是效率就減半了.
1:2 AF需要16個, 效率再減半.... 於是我們會發現, 因為fillrate受到架構問題限制, NV2x的AF效率變得無法和R300競爭.
NV3x 的架構AF效能如果能提高, 理應就是透過改善這個情形得來的.
宗毛這篇是有提出
"NV3x的AF會比NV2x快的原因是因為Driver把NV3x的部分動作做了一些簡化,讓效能提高"
的說法. 直覺會導向
"NV3x與NV2x之間的AF硬體實際效能差異不大"
的論調, 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改掉這個問題.
至於心態部分, 至少我在GZeasy裡面看到了宗毛"NV3x's AF is suck"的言論,
於是我做出了宗毛可能有"針對這件事情貶低nVIDIA的企圖"的推論.
業界的確因為競爭激烈而產生了嚴重的惡性競爭風氣....
同時期還有Trident XP4的狀況, Trident也堅稱他們的optimize是理所當然的做法,
不過他們卻造成了明顯可見的材質模糊, 於是早早就被抓包,
不過在nVIDIA vs ATi 的大環境下, 小廠出現的大問題其實也不會被當成大問題重視.
關鍵仍然在於optimize與cheating的區別.
----
AnisoBooster, RivaTuner的附屬scripting之一.
作用這部分直接引原文.
The D3D patch will unlock D3D aniso optimizations for pre-GF4 cards.
The OGL patch will increase anisotropic performance in OGL. THIS is a MUST DO pa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