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tx1
基本上, 在ATi和nVIDIA的分隔上其實都有不好的地方.
nVIDIA:
GF4MX = GF2MX + Accuview + 2TMDS build-in + 2RAMDAC build-in
基本上這個命名就是最讓人詬病的地方, 讓不少人吃了悶虧.
當初就是這個地方被幹得要命....
不過到FX的時候倒是有悔改, FX系列維持5200~5900技術全部同步, 只差在速度.
於是這部分算是可以原諒.
除卻這些問題的話其實MX440的確算是最強的NV1x, 效能的確不差.(版上不是有人能超到3Dmark01上探10K? 真不得了)
我倒是很懷疑用NV2x能不能搞出像NVS這麼誇張的東西, NV2x的耗電量比較大電源迴路比較難搞, 清晰度可能比較難顧.
|
技術全部同步是甚麼意思,
同樣支援dx9???,就是技術全部同步??
5600,5200 都是2條管線,各2組材質單元
5200不具備IntelliSample最佳化功能((IntelliSample HCT)將4:1的色彩壓縮效率改善了50%的程度,這一點應該會對FSAA效能有所幫助。)
你真的相信超到3Dmark01上探10K???在640X480@16bits???
9700 and 9500真是技術全部同步
除去管線因素,9800,9700,9600,9500內建技術完全相同
引用:
而且感覺上ATi 還努力發揮惡習?
nVIDIA產品編號還維持固定, GF4MX的晶片編號是NV17/18, NV10以來就是DX7,
GF3是NV20, 一路到NV28(GF4Ti-8x), 全部都是DX8.
NV3x(FX系列)全部都是DX9, 只要晶片號碼寫出來就是不會有錯, 連Rumor時期都不會有爭議.
就算到時NV36和NV45一起發售叫做FX3, 重演GF4MX的遊戲, 其實在晶片編號上都講白了....
反觀ATi, 現在誰能告訴我R420支援的DX版號? DX9.0還是DX9.1?
R420還是R380直接改編號過去的哩. 然後新技術請等R500? 開發時程改就算了, 有必要這樣改開發編號嗎?
結論: 連自己的開發編號都拿去當文宣了, 老實說我覺得是比nVIDIA還誇張.
|
我就跟你談產品編號
ATi產品編號300以上全支援dx9,300以下只支援dx8
8500/9100(R200),9000/p(RV250),9200(RV280)
9800(R350),9700~9500(R300),9600(RV350)
和nv一樣
而且加了RV 系列區分高階和低階,不像nv 的nv31比nv34好,一般人看到34比31大,應該nv34=5600,殊不知nv34是5200, nv31才是5600
誰說'只要晶片號碼寫出來就是不會有錯, 連Rumor時期都不會有爭議.'
大慨害怕被知,最後乾脆只印上5600和5200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XP 1700+(JIUHB 0312)@2200+ (200X9)
Alpha PEP66-T with Sunon 6cm 4500rpm
Infineon DDR400 256MB X2
Abit NF7-S
Built By ATi (HIS) Radeon 9500 PRO
Hitachi Deskstar 180GXP(IC35L090AVV207) 80G
Seagate Barracuda IV(ST360021A) 60G
Martor 84320D5 4G
Aureal Vortex SQ2500
3Com 3C905-TX
Buffalo LCI4-TXI
Creative RW2410E CD-RW
Pan 記 CR-589 24X CDRom
Seventeam ST-352HLP 350W
Philips 107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