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好久沒來灌溉這篇文章了,但不代表小弟沒在研讀電容表格喔
之前曾在別處說到,小弟打算作一個漣波電流的比較總表,但到目前為止,還有ROE與ERO這兩家電容廠的網址還沒找到,再加上這工程真的會很龐大,所以繼續無限期延遲中
今天跟大家聊聊漏電流的問題,漏電流大會有很多缺點,像是電流損失(好像是廢話),廢熱產生(電容好像也不熱說),漏電流噪音(聽說是"絲"的聲音),衝擊其他電子元件等缺點。
總之,漏電流越小越好
那要如何減少漏電流呢?首先是電容不要接反,接反的話漏電流會大到將電容自己KO

,也會連帶KO掉附近的電子元件。
好,回歸正題。
漏電流的計算式為 I=kCV ,其中I就是漏電流/C是電容容值/V是工作電壓/k是各式電容的漏電流常數。
k這數值每個不同廠牌不同型號的電容都不一樣,但大多大廠的各式電容的k值約在0.01~0.03,倍數差距很大,很多所謂音響專用電容,其k值幾乎都是0.01,這或許告訴我們,漏電流越低就越好聽?
當然除了選擇低漏電流電容外,我們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降低漏電流,根據計算式我們可以知道,降低uF值與電壓都可以降低漏電流,可是為了大功率,我們常常使用大uF值電容,電路工作電壓也一定提高,乍看之下要降低漏電流似乎無解
但天無絕人之路,還記得之前講到漣波電流的文章嗎?在前面的討論我們知道在同樣uF/V的情況下,各家各式電容的漣波電流可為天差地別,我們選擇大uF值得電容目的就是為了大電流,但在得知漣波電流這一數字之後,我們就可以跳過uF值,直接找到我們所需的電流,而選擇大電流電容之後,我們就多得到一附加優點,那就是uF值大大的降低了。從漏電流的計算式中,我們知道低uF就等於低漏電流。
那為何有人說選擇高電壓版的電容可以降低漏電流呢?工作電壓不是一樣嗎?
那是因為,同型的電容,越是高電壓版的漣波電流越大,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選擇用高電壓低容值的電容取代低電壓高容值的電容,這樣一來容值降低,自然漏電流就低嘍
最後,講一下這個k值,這個k值並不是定值,而是一個平均值。當工作電壓接近額定電壓時,這個k值會急速上升,這也就是各音響前輩會說電容耐壓值一定要高過工作電壓多少的原因。而電壓反接時,k值上升的速度更是高,但若工作電壓遠低餘額定電壓時,其實k值與正常使用下無異,這也就是為何聲音訊號有正有負,但直接交連電容卻不需要使用無極性電容的原因,因為電壓實在太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