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injunan
不巧,小弟最近也買了USB 2.0的外接設備。
USB 2.0:NEC晶片的PCI卡。
1394:TI晶片的PCI卡。
結果我發現,用『兩用』的那種外接盒下,USB 2.0的傳輸會比用1394高。以小弟的Liteonit 52x燒錄機來測,可以到達48x的燒錄速度,但若用1394,則速度會掉一半左右。可是,使用USB,似乎會佔比較高的資源,尤其是有其它USB設備時。
不過,不知問題在哪,USB似乎會有delay、idel的情形。把設備換成硬體時,更明顯。
後來找到另一型外接盒,晶片不詳,因為被貼了一張『OK』紙,因為是同事的,就不好意思拆開來看。在這個外接盒,我的52x燒錄機就真的可上52x了。不過一樣會有delay的情形。
|
敝人的外接盒則剛好完全相反
在前幾天經過熱心網友的
介紹之後換了韌體開啟UDMA 5(ATA 100)
速度完全被釋放開來用SiSoft Sandra飆到了約23 MB/s(IBM 60 GXP at 1394)
最快紀錄曾經測試到約26 MB/s
而USB 2.0依然維持在11MB左右
所以敝人猜測USB 2.0外接盒瓶頸應該被是卡在DMA Mode的關係
先前沒開1394的UDMA被卡在約11MB左右
而SiSoft的參考效能中有一個USB 2.0的HD也是11MB左右
另外這個3.5吋硬碟外接盒可接光碟機、燒錄機、DVD......
且1394可以接兩個裝置且運作ok(自行換排線)
USB 2.0只能接一個
兩種介面嘗試用40X燒錄都沒問題(抱歉敝人的燒錄機只到40X不能載往上測試,華碩40倍)
這個的外接盒中的介面效能誰勝出應該就頗明顯了
現在大概只能期望in system會不會像Oxford一樣放出升級的軟體供使用者做修正升級了
以下為參考圖片:
IBM 60GXP at Combo 1394(第一個分割區約13GB無任何檔案)
IBM 60GXP at Combo USB 2.0(同上)
